【功效分类】
凉血止血
【性味归经】
性味:白茅根味甘,性寒。
归经:归肝、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白茅根有甘寒的凉血止血,止血作用不强,清热作用也不强,可清肺热、清胃热,又清热利尿,能清利湿热,所以兼有肺热 咳嗽的 出血证、兼有胃热得吐血或兼有下焦湿热的血淋,都是它两个功效同时起作用的适应症。用量是30-50g。炒炭后止血作用降低。它清热利尿,用于血淋或热淋。
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 出血证,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等。白茅根性寒味甘,不燥不腻,擅清肺胃膀胱之热而凉血止血。可单用,或配其他凉血 止血药同用。
2、清热利尿,用于热淋, 水肿等。治热淋,配 木通、 滑石等。治 水肿,小便不利,配 车前子等同用。
3、白茅根还可清肺胃热,治温热烦渴,胃热 呕吐,肺热 咳嗽及湿热黄疸等。
【药理作用】
1、白茅根含白茅素、芦竹素、5-羟色胺、钾、钙等。煎剂有利尿、解热、促凝血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菌有轻度抑制作用。
2、白茅根含有白茅素、芦竹素、羊齿醇等三萜烯类、有机酸、糖类化合物、钾、钙等。有促凝血作用,能显著缩短出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兔血浆复钙时间;生品止血作用优于茅根炭,有利尿作用;煎液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并有抗炎、抗病毒、解酒毒、镇痛等作用。
【用法参考】
1、用于血热妄行的多种 出血证。白茅根性味甘寒,无败胃之弊,其凉血止血之功可主治多种血热妄行之证,因其又兼清肺热、清胃热及利尿作用,故尤宜用于肺、胃有热之吐血、咳血、衄血及血淋等。可单用鲜品捣汁服,亦可单用干品或 配伍相应的对证药。
2、用于热淋、 水肿等。白茅根清热利尿通淋,治热淋、血淋,可与清热利尿通淋之品合用;治湿热 水肿,可与利水退肿药合用。
3、白茅根清胃热、清肺热作用还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 口渴,或肺热 咳嗽等。
【用量参考】
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若炒炭( 茅根炭),味由甘转涩,偏于收敛止血。
中药白茅根的注意事项】
白茅根药性寒凉,脾 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