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驱虫杀虫
【中药毒性】
有毒,
【性味归经】
性味:硇砂味咸、苦、辛,性温。有毒。
1、《新修本草》:“味咸、苦、辛,温。有毒。”
2、《本草正》:“味咸、苦、大辛,大热。”
3、《冯氏锦囊·药性》:“味极咸、极苦、极辛,气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气烈破散
【功效主治】
1、《本草求真》:“专入肠、胃。”
2、《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效:中药硇砂有散结破瘀,祛痰消积,化腐生肌。
主治:癥瘕 积聚,经闭 腹痛,痰饮宿食,噎膈反胃,喉痹肿痛,痈肿瘰疬,目翳胬障,息肉赘疣。
1、《药性论》:“能除冷病,大益阳事。”
2、《新修本草》:“主 积聚,破结血,烂胎,止痛下气,疗 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
3、《本草拾遗》:“主妇人、丈夫赢瘦积病,血气不调,肠鸣,饮食不消,腰脚疼冷,痃癖,痰饮,喉中结气,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
4、《日华子》:“补水脏,暖子宫,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食肉饱胀,夜多小便,女人血气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
5、《本草衍义》:“合他药治目中翳。”
6、王好古:“消肉积。”(引自《纲目》)
7、《纲目》:“治噎膈,癥瘕,积痢,骨哽,除痣黡疣赘。”
8、《本草正》:“善消恶肉腐肉,生肌,敷金疮,生肉,去目翳胬肉。”
【用法参考】
1、散结破瘀,祛痰消积:
硇砂味咸辛,气臭恶,咸以软坚祛痰,辛以破瘀散结,故凡气 血瘀滞,痰饮不化,食积不消,久而形成癥瘕 积聚,心腹疼痛,妇女经闭,噎膈反胃,咽痛喉痹等证,均可应用。凡气滞 血瘀,日久成积, 腹痛如刺者,可与 三棱、p>硇砂味咸辛,气臭恶,咸以软坚祛痰,辛以破瘀散结,故凡气 血瘀滞,痰饮不化,食积不消,久而形成癥瘕 积聚,心腹疼痛,妇女经闭,噎膈反胃,咽痛喉痹等证,均可应用。凡气滞 血瘀,日久成积, 腹痛如刺者,可与 三棱、 莪术、 木香等 配伍,如《博济方》 木香硇砂煎丸;若积块日久不愈者,宜与 大黄、干漆、 槟榔等同用,如《卫生宝鉴》圣散子;若虚中有积,心腹胁肋胀痛者,可与 附子、 干姜、 丁香合用,如《魏氏家藏方》硇附丸。又硇砂治腹中癖块,亦可内病外治,常与 三棱、 莪术、 麝香熬膏外贴,如《本草汇言》磨癖膏。
2、化腐生肌:
硇砂辛温开泄,臭烈破散,且兼腐蚀之性,外用能散结软坚,化腐生肌,故可用于痈疽瘰疬、目翳胬障、息肉赘疣。凡痈肿、瘰疬,无论已溃未溃,或腐肉难消者,皆可用之。若痈疽脓成不溃,或已溃而脓出不快者,可配雄雀粪、 没药等为丸,外用以蚀肉溃痈,代针排脓,如《三因方》替针丸;若甲疽焮肿破烂,胬肉高突,疼痛难忍者,可与 乳香、轻粉、黄丹、 橄榄核炭研末调敷,以蚀腐敛疮,如《医宗金鉴》华佗累效散;若瘰疬日久,坚核不消,及服消药不效者,宜与干螺肉、白砒、 冰片为细末,艾灸后贴于灸处,如《外科正宗》冰狮散。硇砂又能消翳蚀痔,若目生翳障胬肉者,可配龙脑、蕤仁、 鸡蛋壳研末点眼,如怪惠方》龙脑膏;若耳鼻中生痔者,可与轻粉、 雄黄、 冰片共研细末,勤点患处,如《外科正宗》硇砂散。
【注意事项】
不入煎剂。内服宜慎,不可过量。肝、肾功能不全及溃疡病患者慎服;孕妇禁服。生品有腐蚀性,忌内服。
1、《药性论》:“畏浆水,忌羊血。能销五金八石,腐坏人肠胃。”
2、《新修本草》:“不宜多服。”
3、《得配本草》:“畏一切酸浆水、 醋、 乌梅、 牡蛎、卷柏、萝卜、独帚、 羊蹄、 商陆、 冬瓜、苍耳、蚕沙、 海螵蛸、羊胴骨、羊踯躅、 鱼腥草、河豚鱼胶。”
4、《本草用法研究》:“性毒烈,长于外治,内无实积,勿轻试服之。”
【用量参考】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入膏贴,或化水点、涂。
内服:研末,每次0.3-1g;或入丸、散。
【附方】
1、治妇人食癥久不消,令人瘦弱少食。硇砂、青礞石、 硫黄、京 三棱(微炮)、干漆(捣碎,炒令烟出)、 穿山甲(炒令黄焦)各半两, 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黄色)。上为末,用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空心以 生姜、 橘皮汤下。(《圣惠方》硇砂丸)
2、治虚中有积,心腹胁肋胀痛。 附子半两(炮),硇砂一钱(汤飞), 丁香一钱, 干姜一钱半。上为细末,旋入硇砂研和,用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 生姜汤下,不拘时候。(《魏氏家藏方》硇附丸)
3、治五膈气噎闷,或吐逆不下。大 附子一枚(剜去中心肉,别和后药,杵),硇砂(水飞过)、 丁香各半两,青 橘皮(去白瓤)、 木香、 肉豆蔻各一分, 槟榔三分(生用)。上以净硇砂纳入剜了 附子中和,不尽,都将熟面如馒头裹入,灰中煅令焦,却和 丁香等都杵为末,滴水和,再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生姜汤送下。(《医方类聚》引《神巧万全方》硇砂丸)
4、治积块痃癖,一切凝滞。黑 附子二个(各重五钱半以上,炮,剜作瓮子), 木香三钱,破故纸(隔纸微炒)、 荜茇各一两,硇砂三钱。上先将硇砂用水一盏续续化开于瓮内,熬干为末,安在 附子瓮内,却用剜出 附子末盖口,用和成白面裹约半指厚,慢灰火内烧匀黄色,去面,用 木香等药为细末,却用原裹 附子熟黄面为末, 醋调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三十丸, 生姜汤送下。老人虚人无妨。(《卫生宝鉴》硇砂煎丸)
5、治妇人久积虚冷,四肢赢瘦,饮食微少,月水来时脐腹疼痛不可忍。硇砂二两(以浆水一升,熬如膏), 当归(微炒)、 琥珀、 附子(炮)、 没药、桂心、 木香各一两。上为末,以 枣肉并硇砂膏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十五九,食前以温酒送下。(《圣惠方》硇砂丸)
6、治妇人月水久不通,心腹多痛。硇砂一两,斑蝥一分( 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桂心半两, 当归半两(微炒)。上为末,用软饭为丸,如 绿豆大。每于五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服此方后如小便涩,宜用 瞿麦、 木通、灯心、 滑石、 甘草(炙微赤)各一分,为散。水煎去滓,分为二服。以小便利为度。
7、治疗疮。
1、硇砂、 雄黄各等分。上为细末,生蜜调合,用角盒子收贮。先将银篦挑破疮口,挤出恶血,然后用药一豆大入疮口内,以纸花贴定。若毒气入腹,已多 呕吐欲死者,即服内托香粉散( 绿豆一两, 乳香一分,研极细末, 甘草汤调下)。(《瑞竹堂经验方》金砂散)
2、硇砂、 雄黄、 天南星、砒霜各等分, 麝香少许。上研为细末。用竹针针开用药,到黄水出,疮已。(《宣明论方》)
8、治痈疽肿毒,瘰疬,疣痣。硇砂(生用)一钱,石矿灰一两(炒黄色),白 丁香三钱(炒黄色),黄丹半斤(生用),碱一斤(淋水五碗)。上先将前四味研极细末,次将碱水煎作一碗,成膏,待冷,以前末入膏和匀,贮瓷器中。(《证治准绳》硇砂膏)
9、治瘰疬鼠疮,满项满胸,破烂流脓者。硇砂二钱(红色者,研细),皂角子一百个,干 醋一斤。前二味入 醋内浸三日,入砂锅内熬之将干,将锅底硇砂拌于皂子上,候干,以微火焙干,或以炉台上炕之。每晚嚼五粒或八粒,一日早晚吃两次,以滚白水送下;然干则皂子过硬,为末服亦可。(《医林改错》硇砂丸)
10、治喉痹咽塞热痛。 沙参、丹砂、硇砂、 人参、 玄参、 丹参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食后、临卧含一丸化之。(《圣济总录》二砂丸)
1、1、治鼻生息肉。硇砂一钱,轻粉三分, 冰片五厘, 雄黄三分。上共为末。每日五六次点之,渐化为水。(《外科正宗》硇砂散)
1、2、治肝热上升,目红难开,畏光羞明,热痛多泪,睛沿赤烂,障翳遮睛。梅 冰片7.5g,淡硇砂3g。上为细末,用 黄连膏120g调匀。每日早、晚点入眼角。忌 葱、酒、 大蒜发物。(《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龙脑 黄连膏)
1、3、治面上疣目,久不瘥。硇砂、硼砂、铁锈、 麝香等分。研,搽三次。(《集效方》)
1、4、治白癜风。硇砂10g, 蜂蜜30g。将硇砂研细过筛后,放入加热溶化的 蜂蜜内,边加热边搅拌,调匀即成。外搽。可使皮肤发赤、起泡及色素沉着。(《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硇砂搽剂)
1、5、治蚰蜒入耳。硇砂、 胆矾各一分。上研细。用鸡翎管吹一字许入耳。(《圣济总录》硇砂吹耳方)
【临床报道】
1、治疗慢性鼻炎:
1、将硇砂用热水溶解,用活性炭脱色,制成纯品结晶,配成5%-7.5%的注射液。治疗时先以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然后于每侧鼻下甲注入硇砂液1ml,每周1次,6次为1疗程。观察70例。结果治愈(自觉通气好,下鼻甲恢复正常大小)12例,好转(自觉通气好,下鼻甲稍缩小,偶用收缩药)51例,无效6例,加重1例。
2、用10%硇砂注射液,每侧1ml,作双侧下鼻甲游离缘粘膜下注射,观察192例,有效率为85.9%。
2、治疗鸡眼:
硇砂2g,溶于2%普鲁卡因2ml中,密闭备用。先将患处用75%乙醇消毒,再以 三棱针蘸药液2滴滴于鸡眼中心,即将 三棱针向中心点快速直刺,达基底部见血为止,最后用伴创膏敷盖,3-4日后除去。不愈者10日后再行治疗。观察100例。痊愈88例,好转12例。治愈者中最少治疗1次,最多5次,一般2-3次。
3、治疗食管癌、胃癌:
用硇砂6g,黄芪15g,甘草5g。每日1剂,分2-3次煎服,1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后继服。共治疗35例,均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对早期患者疗效显著。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