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

【功效分类】

理气

【性味归经】

性味:檀香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檀香有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檀香液给离体蛙心灌流,呈负性肌力作用,对四逆汤、 五加皮中毒所致心律不齐有拮抗作用;檀香油有利尿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参考】

胸腹寒凝气滞证。檀香辛散温通而芳香,善理脾胃,调肺气,利膈宽胸,有行气止痛、散寒调中之功。常配 白豆蔻砂仁丁香等同用,治疗寒凝气滞,胸腹冷痛,如 沉香磨脾散(《仁斋直指方》);若治疗寒凝气滞之胸痹绞痛,可配 荜茇延胡索高良姜等同用;若治胃脘寒痛, 呕吐 食少,可以檀香研末, 干姜汤泡服,或配 沉香、 白豆蔻、 砂仁等同用。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实热吐衄者慎用。

【用量参考】

煎服,2~5g,宜后下;入丸、散,1~3g。

【化学成分】

檀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檀香萜醇、β-檀香萜醇,并含檀萜烯,檀萜烯酮等。

【临床研究】

以 丹参饮( 丹参、檀香、 砂仁)加味治疗各种胃痛有明显疗效(湖北中医杂志,1986,5:12);以 丹参饮加味( 丹参、白檀香、 砂仁、 蒲黄等)水煎服,治疗痛经34例,每月行经前3~5天开始服药,服到经净为止,治愈33例(四川中医,1985,5:16);以檀香、 丹参、 山楂、 何首乌各适量水煎服,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前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新疆中医药,1992,2:23)。另有用檀香入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外伤 胸痛等。


人参
人参叶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