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外用
【性味归经】
性味:大蒜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大蒜有解毒,消肿,杀虫。
主治:用于痈肿疖肿,癣疮,肺痨,顿咳,痢疾,泄泻,虫积 腹痛。
【药理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
2、降血糖作用
3、降血压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抑制血小板聚集
6、抗肿瘤作用
7、保护肝脏作用
8、清除自由基功能
【用法参考】
1、中药大蒜外用既有良好的解毒消肿杀虫作用,又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为灸疗常用药。治痈疽疖肿,无论属阴属阳均有效,如以独头蒜捣烂, 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则易之,可治一切肿毒;又治疮疖初发,以独头蒜切片,贴肿处,再以艾火灸之。治各种癣症,可单用切片,搽患处;属湿癣流水者,以大蒜搽后,再敷以矾粉。
2、中药内服解毒力强。用治肺痨可用紫皮大蒜去皮,将 粳米与蒜煮成稀粥,另用 白及粉放入蒜粥中同吃。治疗顿咳,用紫皮蒜捣烂,加凉开水浸泡滤汁,服时加 白糖适量内服。治痢疾、泄泻,可以食生大蒜,也可取汁服。
3、中药大蒜内服有杀灭蛲虫、钩虫之功。用治蛲虫、钩虫所致 腹痛 纳呆,常与 鹤虱、 苦楝皮等 配伍,以增强疗效。
4、中药大蒜还用于预防流感,治疗食 蟹、 蘑菇中毒等。
【使用注意】
外敷不可过久,以免起泡。灌肠法孕妇不宜用。
【用量参考】
外敷不可过久,以免起泡。灌肠法孕妇不宜用。外用适量,捣敷,切片擦,或贴灸;内服3-5枚,多生食或捣汁,制成糖浆服。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