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上防风汤(《万病回春》)

[用法]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入竹沥一小盅尤效。饭后温服或冷服。(现代用法: 六碗水煮成二碗,饭后各温服一碗。)

[剂型]

汤剂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适用症状]

以上焦的实热为适用本方的目标,用于上部(颜面或头部)有血热郁滞、发疮、颜面红赤而上冲者。集中于上部的热邪,以在上部发表或清解为宜。体质不甚虚弱,面疱等亦多呈现红紫色。

本方能发散清解郁滞于上焦部尤其是颜面的热,可应用于下列的各种疾患:面疱(以强壮的年轻男子为多,年轻女子而身体壮实,脸色红者也会发生)的发疹充血而红赤者、头部湿疹、眼充血、颜面充血、酒渣鼻等症。

[方解]

1.

方中的黄连、黄芩、栀子等,均能淸解实热;白芷、桔梗、川芎、防风、荆芥等,皆为作用于上焦、及头面之剂,而有驱风、解毒、排毒的效能;连翘、枳壳俱能消散脓毒。

2.

本方是由发表剂和解热剂的两群药物所构成。黄连、黄芩、栀子为清解大热的药物;连翘、桔梗、荆芥、薄荷,兼具解毒、清解、发散的效能;白芷、川芎能使其他药物作用于上部,以治本方的各种症状。

3.

本方用治上焦实热症,能发散清解郁滞于上焦部,尤其是额面或头部发生化脓性肿物及其他炎症,对强壮充血性之头面疮毒具有清解作用。本证患者,大多脉有力,无汗,尿量少,大便秘结,颜面潮红,气上冲。

方中黄连、黄芩、栀子,能清解实热;防风、桔梗、荆芥、薄荷,皆兼有发散与解毒排毒之功能;连翘、枳壳,俱能清肿排脓;白芷、川芎,载诸药上行,使对上部发生效用;甘草则协调诸药,共组消炎、排脓、镇痛之效。

[注意事项]

本方用治上焦实热症,虚者少用之。


玉竹麦门冬汤(《温病条辨》)
琼玉膏(《洪氏集验方》)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
滋燥养荣汤(《症因脉治》)
玉液汤(《衷中参西录》)
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