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半夏4.5, 泽泻4.5, 猪苓各(4.5) , 厚朴(3), 淡豆豉(9) ,生薏仁(2) ,杏仁9, 赤苓各(9),藿香(6)
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化湿。
主治
湿温初起,症见身热不扬、恶寒头重、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苔薄白、脉浮濡者。
临床运用
藿朴夏苓汤《医原》藿香 半夏 茯苓 杏仁 苡仁 白豆蔻 猪苓 淡豆豉 泽泻 厚朴 功效芳化宣透,燥湿利湿。
本方与三仁汤均有宣畅气机,芳香化湿之效,均可用于湿温初起之证,其中藿朴夏苓汤祛湿之中兼有疏表之效,适于湿温初起表证较明显者;三仁汤则祛湿之中兼有清热之力,适于湿温初起,湿重热轻者。
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
清胰承气汤(《经验方》)
消导承气汤(《急腹症方药》)
泻热汤(《中医杂志》)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