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茯苓皮20克、生苡仁各20克, 猪苓10克、大腹皮10克、通草各10克, 淡竹叶6克
功用
清热利水,行气除湿。主治湿热(湿重热轻)阻滞三焦所致的发热、头胀痛、身痛、渴不多饮、小便不通、苔白腻等。
配伍
茯苓皮、猪苓甘淡渗湿,兼能清热;通草、苡仁、淡竹叶既能利水,又能清热,五药合用,共奏分消湿热之效;气化湿亦化,故又选用既能行气,又能利水之大腹皮,以增强化湿之力。诸药合用,令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
运用
1.水肿(风水),症见目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小便不利、发热恶风、苔白腻,脉浮缓属于风水相搏、湿重热轻者,亦可用本方治之。2.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见有小便不利属于湿热阻滞三焦者;急性肾炎见有水肿属于风水相搏,湿重热轻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2(《脾胃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玉屏风散加减(《丹溪心法》)
八珍汤加减(《正体类要》)
桂附八味汤加减(《金匮要略》)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4(《兰室秘藏》)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