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汤(《太平圣惠方》)

半夏汤,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功效

具有理气化痰,降火散结。

主治

饮食及水土失宜,肝气郁结致痰气壅结气郁化火之瘿瘤,咽喉肿塞,心胸烦闷,可用于甲状腺瘤的治疗。

夏一两(水洗七遍去滑),射干、牛蒡子各一两,杏仁三分(水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羚羊角屑三分,木通、桔梗、昆布(洗去咸)、槟郎各三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赤茯苓三分,炙甘草半两。

饮食及水土失宜,肝气郁结致痰气壅结气郁化火之瘿瘤,咽喉肿塞,心胸烦闷,甲状腺瘤。

本方治症为饮食及水土失宜,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痰阻气机;以及情志内伤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津聚成痰;上述原因故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气郁化火之瘿瘤。方中半夏能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半夏为脾胃二经主药,故半夏主祛脾湿不化之痰,脾为生痰之源,水湿去则脾健而痰自消,从而断其生痰之源,使气机通畅,痰气壅结可散,故为主药,且命名为半夏散;槟郎、枳壳下气化痰,气降则痰行水消;杏仁、桔梗宣肺化痰,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行则气机畅;昆布化痰软坚;射干、牛蒡子利咽消痰散结;羚羊角泻肝火;木通、赤茯苓走水府而渗利湿热。诸药合用则痰湿与肝火俱消,痰气壅结可解。

胸闷不舒郁金、柴胡;肿块难消者,加牡蛎、贝母、夏枯草;心悸,失眠较甚者加丹参、生地、酸枣仁;多食易肌者,加生石膏;病久正气伤耗,消瘦乏力者,加党参、黄芪、当归。


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
牛黄抱龙丸(《明医杂著》)
紫金锭(《玉枢丹》)(《片玉心书》)
赤小豆当归散方
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越鞠丸(《丹溪心法》)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