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丸方
组成
大黄27克,虻虫(熬)20个,水蛭(熬)20个,桃仁25个。
用法
捣分四丸,以水一杯煎一丸,取七分,温服,啐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
此与抵当汤药味同,不过用量较轻,当治抵当汤证之轻者,或不宜猛攻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解析:伤寒有热,暗示伤寒发汗后而仍脉浮有热之意,今少腹满,可能里有蓄水的关系。蓄水者,应小便不利,而今反利,排除因水引起少腹满,可知为有瘀血甚明,当下其血。不可余药者,谓不可用其他药,而宜抵当丸。
临证思考
里有蓄水或蓄血均可致表热不除而脉浮数,并且二者均有少腹满,其主要鉴别点则在小便不利或自利。本条所述的瘀血证,既不发狂亦不喜忘,故不宜抵当汤重剂猛攻,而宜本方轻剂缓下。不可余药亦暗示不宜用汤剂。
辨证要点
抵当汤证较轻者。
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栀子大黄汤方
玉竹乌贼骨汤(《验方》)
理中汤(《伤寒论》)
连理汤(《张氏医通》)
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