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结肠腑证

热结肠腑证

【临床表现】

主症:日晡潮热,便秘。

副症:或纯利恶臭稀水,腹满痛拒按,时有谵语,小便短赤,或见肢厥,语声重浊,呼吸俱粗。

舌脉:苔黄燥或灰黑而燥,脉沉有力。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一项,加典型舌脉。

(3)多有温邪内传和寒邪化热入里的病史,病势较重,病程较短,为临床床急证之。

【证候分析】

邪热入里,则身热恶热,日哺即申时,阳明经气主令。邪在阳明,当其本经主令之蚺,正邪斗争加剧,故于日哺热势加重;邪势与肠中糟粕相结,所以大便秘结,也有因煤屎内结以致粪水旁流,而纯利稀水者,谓之“热结旁流”,此种稀水量不多,但恶臭不堪,下利时,肛门有灼热感;燥屎结滞,阻滞气机,故腹部胀硬痛、触之痛甚而拒按:胃热扰心,神不内守,则时有谵语;热盛津伤则小便短赤;热邪闭遏于内,阳气不达四肢,故四肢厥冷;语声重浊为金受火刑而音不清;阳明热盛,上迫于肺则呼吸俱粗,正如吴鞠遏所说:“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则非阳明实证,燥热秽浊之气上蒸,故舌苔黄燥或灰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治疗法则】

攻下热结。

【代表方剂】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方药加减】

温热之邪最易化燥伤阴,故治疗温病时应当处处顾护其津液。大、小承气汤中的枳实厚朴、虽善理脘腹之气,开结除满,但苦温燥烈,易于伤阴。故温病运用大、小承气汤的机会较少,而多以调胃承气汤为主,进行加减化裁。

若身热、腹满时痛,大便秘结,口干唇烈,苔焦燥,脉沉细者为阳明热结,阴液亏损,用调胃承气演去甘草,加生地、麦冬玄参即为增液承气汤,以滋阴攻下。

若身热,腹满胀痛,便秘,少气乏力,精神萎靡,舌苔干黄或停黑。脉沉弱或沉涩者,为阳明腑实,气液两虚,用调胃承气汤加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加入参、当归海参、姜汁即为新加黄龙汤,以攻下腑实、补益气阴。

若身热、便秘、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涩滞热痛,脉沉数者为俯明,实,小肠热盛,用调承气汤去甘草加生地、赤芍黄连黄柏即为导赤承气汤,凤攻下腑实,清泄小肠。

若身热,腹满、便秘,口渴、痰涎壅盛,胸脘痞满,按之疼痛、舌苔黄燥,脉沉滑而数为热结便秘、兼痰热结胸,用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爪蒌、枳实、半夏、川连即为陷胸承气汤,以攻下热结,清化痰热。

若大热、大渴、口苦、便秘,痞满燥实,昏狂谵妄、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苔黄黑焦燥。脉沉伏为热结便秘兼三?够鹗ⅰS么蟪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