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

【临床表现】

主症: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副症: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赤,盗汗,口燥咽干,健忘。

舌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两项,加典型舌脉。

(3)具有发病缓,病程较长的特点。一般有劳神太过,或心血亏虚,或热病伤阴,或久病伤阴的病史。

【证候分析】

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

阴虚火旺,虚火扰神,心神不宁,神不守舍则心烦健忘,失眠多梦;

阴虚津亏,故口燥咽干;

虚火内扰,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赤;

舌红少津,脉细数乃阴虚火旺之征。

【治疗法则】

滋阴安神。

【代表方剂】

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方药加减】

心悸:其特点是心悸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甚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治用补心丹,或酌加百合知母龙齿龙骨牡蛎等.

不寐:本证以失眠多梦,心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持点,甚则可出现潮热盗汗,颧赤,心悸等症。治用朱砂安神丸酌加玄参麦冬知母百合、炒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

健忘:本证以健忘伴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其特点,甚则可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千等症。治用补心丹酌加首乌、枸杞、百合知母麦冬等。

盗汗:其特点是盗汗伴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甚则五心烦热,潮热顴赤。治用补心丹,酌加银柴胡地骨皮黄连知母百合麻黄根、檑稻根须等,

【类证鉴别】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二证均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临床表现。但心血虚证以心血不足、心身失养为其基本病理改变,故以心悸失眠伴眩晕、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为其基本临床表现,而无虚热征象,心阴虚证不仅有阴液不足,心失所养的病理改变,还有阴虚火旺,虚火内扰的病理变化。故除有心悸失眠等症外,还同时伴有明显的虚热征象,如心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心气阴两虚证与心阴虚证:二证均有心阴不足,虚热内扰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但心阴虚证以上述见症为其基本临床特征,而无气虚的表现。心气阴两虚证则除有心阴亏虚,虚热内扰的临床表现外,尚具有心气不足,功能低下的见症,如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

心阴阳两虚证与心阴虚证:二证均可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等症。但心阴虚证以心阴亏虚,虚热内扰为其基本病理改变,故临床以心悸失眠伴五心烦热,甚则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表现为其持点,而无阳虚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