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面色萎黄,或面色淡白无华。
副症:口唇、眼结膜萎黄或淡白、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月经愆期或闭经。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任何两项,加典型舌脉。
(3)血虚证以体表肌肤、粘膜组织呈淡白以及全身虚弱为持征。
【证候分析】
人体脏腑、组织,赖血液之濡养,血盛则肌肤红润,体壮身强:血虚则肌肤失养,不能上荣舌面,故见面唇、肤色呈萎黄或淡白,舌体淡白:血虚脑髄失养,睛目失滋,故见头晕眼花;血虚心神失养,则见心悸失眠:血少不能慊养肌肤,则手足发麻,肌肤干涩,爪甲淡:女子以血为用,血液充盈,月经按期面至,血虚则血海空虚,冲任失充,故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愆期,甚或经闭:血虚无以充于脉,故脉细无力。
【治疗法则】
补血为主,
【代表方剂】
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方药加减】
心悸:以心悸不安,心中空虚为主症。兼有面色白无华,头晕目眩,倦怠无力,四肢麻木,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治用归脾汤酌加麦冬、五味子、生龙牡等。
若见心动悸,脉结代者,可用炙甘草汤治之。
虚劳: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嫩,脉细弱或结代为特点者,治用养心汤或归脾汤:以头晕目花,或两目干涩,失眠。
多梦,肌肉酸痛,爪甲不荣,面色苍白,两胁隐痛,惊惕不安,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甚则肌肤甲错,舌淡、苔白、脉弦细为特征斤,治用四物汤酌加酸枣仁、麦冬、木瓜等。
眩晕:以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为特点兼有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发色不泽,常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弱,治用归脾汤酌加阿胶,冲眼紫河车粉等。
头痛:以头痛隐隐,遇劳则甚为特点。兼有眩晕目涩,健忘失眠,心悸怔忡,面唇淡白,手足发麻,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用加味四物汤酌加党参、鸡血藤等。
痉证:以项背强急,手足抽搦,直视口噤为特征。兼有四肢麻木,筋惕肉瞤或见小腿抽筋,面色萎黄,眩晕自汗,少寐神疲,舌质淡,脉细弱或弦细。本证多由素体阴血亏虚,或失血后汗、吐、下太过所致。治用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便秘:以大便秘结为主症。兼努责乏力,面无华,心慌头晕,唇甲淡白,舌浃苔薄,脉细涩。治用润肠丸酌加首乌、知母、肉苁蓉等。
发热:以发热多为低热,夜重昼轻,稍劳则热势即起为特点,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心悸不宁,面白不华,甚则筋惕肉关节屈伸不利,指甲干黄?桓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