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验方

病例25

陈某,男,42岁,2009年9月19日初诊。

现病史:肠鸣辘辘,便次增多半年,大便稀溏,每日少则2~3次,多则7~8次,无黏液。进食生冷油腻加重。胃癌术后5年,外院检查无炎症及肿瘤。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服中西药2月余未愈。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

诊断:中医:泄泻。

西医: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肝强脾肾虚弱。

治法:抑肝扶脾强肾。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陈皮10g,防风10g,白芍30g,怀山药15g,白术10g,云苓15g,薏苡仁30g,补骨脂10g,生龙骨30g,7剂。

二诊:2009年9月26日,大便较前成形,纳食增。脉舌同前。

处方:同上方,14剂。

三诊:2009年10月13日,大便次数减,质较稠,纳食增。脉弦稍滑,舌象同前。

处方:上方加僵蚕10g平肝息风,14剂。

四诊:2009年10月26日,肠鸣好转,大便软,日2次,时溏,自服中药后睡眠质量提高。脉舌同上。效不更方。

处方:同上方,14剂。

五诊:2009年11月11日,肠鸣更少,睡眠正常。脉舌同上。

处方:同上方,14剂。

六诊:2009年11月26日,胃纳佳,面有喜色,大便每日2次,成形,肠鸣更少。脉小弦,舌干。

处方:增强平肝涩肠,以巩固疗效。原方白芍改为40g,加牡蛎30g。14剂。

按:肠易激综合征系西医诊断,属肠功能紊乱之病。临床所见,治疗颇为棘手,有的病人久治数年不愈,患者异常悲观。陈崑山教授辨证为肝强脾肾虚弱,用痛泻要方合小柴胡汤加味,尤其重用了白芍,加了补骨脂、僵蚕、龙骨、牡蛎等,几乎一方坚持服2月余,结果疗效满意。


癌症术后及放化疗并发症验方_段富津
癌性发热验方_晁恩祥
癌性发热验方_晁恩祥
癌性发热验方_晁恩祥
癌性发热验方_晁恩祥
癌性发热验方_晁恩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