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症验方

病例3.高催乳素血症——乳泣案

李某,33岁,已婚。因月经减少5年,溢乳半年,于1992年7月17日初诊。

自述5年前足月顺产,因宫缩不良产后大出血,未哺乳。月经产后4个月后复潮,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1~2天干净,色淡黯红,月经周期30天左右。经量减少未系统治疗,间或服调经中药,经量未增。平素神倦肢软,头晕气短,心烦梦多,口干不多饮,带下较少。半年前开始月经减至点滴状,不用纸垫,1天可净,乳胀明显,胀甚时有乳汁自溢,乳汁淡黄清稀。2个月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其血清催乳素检查结果:735.2μIU/mL,未接受西医治疗。就诊时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烦梦多,带下量少。舌淡胖黯红,有裂纹,脉细沉无力。末次月经1992年6月22日。

中医诊断:乳泣,月经过少。

西医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辨证:气血两亏,肝郁血瘀。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理气,抑乳调经。

方药:益气活血抑乳方(经验方)。

处方用药:黄芪30g,丹参15g,当归12g,川芎12g,大枣10个,橘核12g,泽兰12g,刘寄奴12g,桃仁12g,鸡内金12g,虎杖12g,红花12g,川牛膝12g,月季花12g,生麦芽60g。

因正是经前1周,服药7剂,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

二诊(1992-07-27):4天前月经对月来潮,经量不多,仍有少量溢乳,方不更张,服至经来。

三诊(1992-08-28):5天前月经来潮,3天干净,经量增加,用纸4张。乳汁自溢减少,上方去虎杖、红花、月季花、刘寄奴,加淫羊藿15g、仙茅15g、枸杞15g、鸡血藤15g。续服至经来。

四诊(1992-09-30):月经7天前来潮,量增多,用纸7张,4天净。乳汁自溢半月未现,经来3日复查血清催乳素降至正常(483.9μIU/mL)。上方略出入调治经来。3个月后随访月经正常,一直无乳汁自溢。

按:乳泣首见于《妇人大全良方》:“未产而乳自出,谓之乳泣。”患者产后失血较多,气血大伤,精血不足,冲任失养,血海空虚,致月经复潮,量少甚至点滴而下;气虚摄纳无权,气血久虚使气血瘀滞,胞脉阻滞,冲任失和,阴血不循常道,致乳汁自溢;神倦肢软,头晕气短,乳房胀痛,心烦梦多等均为气血不足,肝郁血瘀之候。高催乳素血症诊断明确。先父应用益气活血抑乳经验方,以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理气止痛、通利胞脉、退乳调经治疗获效。该病治疗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乳泣未止前以补益气血、通利气机、抑乳调经为主治疗,使冲任调和,阴血能循常道,乳汁自止;二是乳泣止后,在补益气血、通利胞脉之同时,抓住“肾主月经”的关键,用仙茅、淫羊藿、枸杞等滋养肝肾,补肾壮阳之品,使气血畅旺,太冲脉盛,血海满溢,月事如常。

以上三案例分别为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月经过少、乳泣病。案一为肝郁血瘀证,拟疏肝清热,活血祛瘀,调理助孕获效;案二为阴亏肝郁证,拟滋肾养肝,疏肝活血,抑乳调经获效;案三为气血两亏,肝郁血瘀证,拟益气养血,疏肝活血,抑乳调经获效。三案例的发病都与肝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调肝养肝为其治疗常法,这印证了先父提出的高催乳素血症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肾、脾、肝,以肝的功能失调最为重要的观点。


不孕症验方_王俊玲
习惯性流产验方_王俊玲
先兆流产验方_王俊玲
先兆流产验方_王俊玲
慢性盆腔炎验方_王俊玲
不孕症验方_王俊玲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