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外感案
陈某,女,30岁,已婚,营业员。因月经期易外感两年,于1997年3月9日初诊。
自述孕3产1,两年前连续人流2次,术后未很好休息调理就急于上班,工作压力较大,渐感恶风疲乏,动则汗出,腰骶酸痛,大便稀溏,每至月经前3~5天即出现鼻塞流涕、头昏不适、身痛、咽喉痒痛等症状,按外感用药可减轻或好转。就诊时面色无华,月经周期25~28天,3~5天干净,经量偏少,质稀,上述症状在经前常加重。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末次月经:1997年3月1日。
中医诊断:经行外感。
西医诊断:经前期综合征。
辨证:气血亏虚,营卫不和。
治法:补气养血,调和营卫。
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
处方用药:黄芪30g,白术15g,防风6g,桂枝12g,芍药15g,巴戟天15g,枸杞15g,补骨脂15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
水煎温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服至经来。告知患者注意工作减压和营养调理。
二诊(1997-03-31):月经6天前来潮,经量正常,4天干净。经前鼻塞流涕、头昏不适、身痛、咽喉痒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方不更张,续服一个月经周期。
三诊(1997-04-30):月经正常来潮,经前鼻塞流涕、头昏不适、身痛、咽喉痒痛等症状好转。见其精神面色尚好。
按:经行外感指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者。多由素体气虚,卫阳不固所致。经行阴血下注于胞宫,体虚益甚,此时血室正开,腠理疏松,风邪乘虚侵袭,或素有伏邪,随月经周期反复乘虚而发。患者因多次人流后失于调摄,导致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而出现经行外感。如明·岳甫嘉的《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女科》记载:“妇人遇经行时,身骨疼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热,头疼目眩,此乃触经感冒。”经后因气血渐复,则邪去表解而缓解。该案例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获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桂枝汤调和营卫。《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方中加巴戟天、枸杞、补骨脂补肾气,并助阳止泻。全方有脾肾两补、调和营卫、固表止汗之功。
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王烈泉
验方_王烈泉
咳嗽验方_刘立昌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刘立昌
失眠验方_刘立昌
慢性胃炎验方_刘立昌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