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

【基本资料】

孙某,女,时年55岁。2016年2月3日因“上腹部不适半年。”来诊。

发病过程:半年前因生气后出现上腹部胃脘部胀闷不适、泛酸。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雷贝拉唑后泛酸好转,但仍时感腹胀。

【首诊证候】

现症见:上腹部胃脘部胀闷不适、泛酸、呃逆,伴有咽喉部不适,如有物阻,流清涕,喷嚏,大便排不畅。

既往史: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痰气交阻,胃气不降。

处方:

荔枝核15克、百合10克、川楝子10克、乌药15克、法半夏15克、姜厚朴10克、紫苏梗15克、茯苓10克、干姜5克、黄连3克、黄芩10克。

【随诊过程】

2016年2月10日复诊:

服药后胃脘部不适明显好转,咽喉部不适减轻,偶有呃逆,无反酸,现常常感鼻塞、流鼻涕,喷嚏,晨起明显,自觉有浓涕反流至咽喉。既往反复鼻塞、喷嚏、咳嗽5-6年,伴有鼻流清涕,怕冷,容易生气、便秘。舌淡苔薄白,脉沉。

诊断: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

处方:蜜麻黄10克、附片(黑顺片)10克、细辛5克、白芷15克、辛夷15克、黄芪10克、党参片15克、北柴胡10、升麻10克、麸炒白术10克、当归15克、炙甘草10克。

2016年2月17日三诊:

现服药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舌淡苔白,脉沉。

处方:黄芪10克、党参片15克、北柴胡10克、升麻10克、麸炒白术10克、当归15克、炙甘草10克、辛夷10克、炙甘草10克。

按语:

荔枝核、百合、川楝子、乌药是刘主任用来治疗慢性胃病的常用方。本方为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程绍恩教授,专为胃痛、泛酸而设,是简便廉验胃病方。方用百合润肺养阴,《本经》称其能治“邪气腹胀心痛”,肺气降则诸气皆降。川楝子疏肝行气,乌药理气止痛,荔枝核不仅擅治疝气、睾丸肿痛,而且对胃寒气滞的疼痛有较佳疗效。

本例患者胃脘不适,伴有咽部如有痰阻,舌淡苔白,脉沉,辨证考虑痰气交阻,胃气不降,给予百合荔楝乌药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后缓解。第二诊以过敏性鼻炎为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因患者长期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为疾病根本,故加用补中益气汤。最后以补中益气汤善后。


不孕症验方_于增瑞
神经性耳鸣验方_干祖望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阮士怡
风湿性心脏病验方_阮士怡
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_石仰山
遗精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