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0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3g,炮附子3g。
【功效】补益肾阴,温助肾阳。
【主治】消渴(下消),辨证属肾气虚。症见小便频数,量多色白,或尿如膏脂,口渴,腰酸,舌苔薄,脉虚。
【用法】水煎,日2次温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肾主水,若房劳过度,引起肾气亏虚,不能蒸化水液,径溜于下,则小便频数,量多色白,或尿如膏脂。水液不能化为津液而上济,故口渴。腰为肾府,肾虚故腰酸。舌脉为肾气虚之象。治宜补益肾气。方中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六味滋补肾之阴精;用附子、肉桂温助肾阳,肾阳蒸动阴精,化生肾气,使肾气充足,以达愈病之目的。
〔李今庸,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14-215〕
抑郁症验方_李辅仁
抑郁症验方_何任
糖尿病验方_周仲瑛
糖尿病验方_颜德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邓铁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任继学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