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制乌头5g,炮附子5g,蜀椒10g,干姜10g,赤石脂10g。
【功效】温阳散寒。
【主治】头部剧痛,辨证属阳虚有寒。症见头部剧烈疼痛,有时牵涉牙齿及项背,遇寒则发。
【用法】将上5味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饭前服1丸,每日3次。
【经验】李老认为,本证因素体阳虚有寒,寒主收引,使血气凝泣,经络不畅,故头部剧痛,且连及牙齿。如遇外寒,则引动内寒,使疼痛发作,治宜温阳散寒。本方是治疗阴寒固结、疼痛剧烈的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而设,今借用作治疗头部阴寒剧烈疼痛。方中乌头、附子、干姜、蜀椒均为辛温大热之药,以逐寒散结,温经止痛,用赤石脂固护心胃,斡旋于温散药中,乃急中有缓之意。
〔李今庸,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68-269〕
痢疾验方_何任
痢疾验方_何任
痢疾验方_何任
痢疾验方_何任
细菌性痢疾验方_张学文
痢疾验方_徐景藩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