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验方

【组成】北沙参20g,西洋参3g(另煎),黄芪18g,生地黄18g,猕猴桃根20g,金银花15g,连翘12g,白花蛇舌草15g,苦丁茶12g,夏枯草15g,冬瓜皮30g,薏苡仁60g(另煮熟服用),地骷髅15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腮腺癌,属正虚邪实,热毒内盛者。症见腮部肿大、酸胀,咀嚼尤甚,面足浮肿,疲乏,纳食不振,苔黄而薄腻,脉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病属于中医学“腮疮”“流痰”等范畴,其发病多因正气内虚,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痰湿积聚所致。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方中西洋参、北沙参、生地黄、黄芪等益阴补气以扶正固本,增其抗病能力;猕猴桃根、夏枯草、地骷髅、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苦丁茶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祛邪抗癌;冬瓜皮、薏苡仁利水。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收效甚佳。

【验案】患者,女,50岁,1990年10月15日初诊。1998年患左腮腺癌,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1年余,左腮部又发现2cmx2.5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有胀感,无疼痛,面足浮肿,口干。血沉26mm/h。诊为腮腺癌复发。患者心情极为紧张,不愿2次手术治疗,要求中医治疗。诊时见:左腮部肿明显,面足浮肿,左腮部酸胀,咀嚼尤甚,疲乏,纳食不振,苔黄而薄腻,脉儒。血常规: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8.9xl09/L,血小板80xl09/L,中性分叶0.78,血沉32mm/h。证属正虚邪实,热毒内盛。治拟上述经验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21剂。

11月12日二诊:左腮部及而颊部牵掣,酸胀消失,左腮肿块明显缩小。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5.1x109/L,血小板100xl09/L,中性分叶0.67,血沉22mm/h。体力渐见恢复,纳食正常。原方去地骷髅、冬瓜皮,改金银花为忍冬藤,加半枝莲15g。

1991年2月15日三诊:左腮肿块缩小至0.5cmx0.5cm大小,余症已愈,血常规正常。续以原方加减调治1年余,诸症悉愈,血常规及CT检查正常。其仍间断服药,随访至今,康复良好。

〔王伟彪,肖莹.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肿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330〕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周仲瑛
腹泻验方_徐景藩
腹泻验方_徐景藩
慢性结肠炎验方_徐景藩
腹泻验方_徐景藩
嗜酸细胞增多症验方_徐景藩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