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功效分类】

清气泻火

【性味归经】

性味:夏枯草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夏枯草有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

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瘰疬瘿瘤, 眩晕头痛。

【药理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

2、降血糖作用

3、降血压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5、抗肿瘤作用

【用法参考】

1、中药夏枯草味辛能散,性寒可清,为散结要药。用于瘰疬、瘿瘤,常与软坚散结的 昆布海藻 配伍,以增中散结之功。用夏枯草熬膏,或煎服亦有效。

2、中药夏枯草苦寒,归肝、胆经,为清肝要药。用于 肝火上炎, 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者,常与清肝明目的 石决明菊花 配伍;如久痛伤血,目珠夜痛较重者,与补养肝血的 当归白芍 配伍。

3、中药夏枯草既清肝,又平肝,对肝阳上亢兼见肝火者最宜。用于肝阳上亢, 眩晕头痛,烦燥易怒者,常与养阴平肝的 生地黄菊花 配伍。

【用量参考】

夏枯草制剂偶可引起变态反应。夏枯草久服对胃有刺激,长期服用可酌加 党参、 白术等补益脾胃的药物。10-15克。


香薷
紫苏
紫苏梗
荆芥
羌活
防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