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功效分类】

平肝熄风

【性味归经】

性味:石决明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石决明有在功效上石决明与 决明子有相似的地方,石决明这种动物古代不叫 鲍鱼,是鳆。入 鲍鱼之室,久而不觉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这里的 鲍鱼是用 盐腌制的鱼,不是今天说的 鲍鱼。内经中的 鲍鱼汁也是这个腌制的鱼。

1、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 配伍一是同类的平肝药,增强平抑肝阳的效果,另外 配伍补阴的,针对病因、病机 配伍 生地黄补肝肾之阴, 白芍略有一点养阴、敛阴,但更多的是 龟甲、 鳖甲或其它的 补阴药 女贞子等。它本身略有一点滋阴作用,久服宜精,但不是典型的 补阴药。清肝明目,主治肝热目疾,目赤肿痛,可内服。古代常研细粉末外用,局部点眼。它和前面的 桑叶、 菊花相似。略有养阴的倾向性,对由于 肝阴虚的视物昏花,视力降低常用, 配伍 夏枯草这类药,同时如果是肝 肾阴虚或 肝血虚 配伍其它的滋补肝肾的> 枸杞子、熟地、 菟丝子这类的也用,因为它略有一点滋阴作用。要打碎先煎,或煅后用,煅后收敛,敛疮生肌。但这是外用。

2、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石决明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平肝潜阳重镇之要药。用治肝 肾阴虚,肝阳上亢 眩晕证,常与 生地黄、 白芍、 牡蛎等养阴、平肝药物 配伍;若肝阳独亢而有热象,见 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者,可与 夏枯草、 钩藤、 菊花等清热、平肝药物同用。

3、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肝火内盛,则上炎于目。石决明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为治目疾之常用药。治疗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与 夏枯草、 决明子、 菊花等 配伍。治疗风热目赤、翳膜遮睛,可与 蝉蜕、 菊花、 木贼等 配伍。治阴虚血少之目暗不明、雀盲眼花者,每与 熟地黄、 枸杞子、 菟丝子等 配伍。

【药理作用】

石决明主含碳酸钙,达90%以上。有镇静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在胃中能中和过多之胃酸,此外有一定抗凝血酶作用。

1、石决明主含碳酸钙约90%以上,亦含少量有机质约3.67%;尚含镁、铁、硅酸 盐、磷酸 盐、氯化物和极微量碘。其贝壳内层具有珍珠样光泽的角壳蛋白,经 盐酸水解可得到16种氨基酸。石决明煅烧后,产生氧化钙,有机质破坏。其含钙有镇静、中和胃酸、解热、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

2、煅石决明尚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之胃脘痛,亦可治外伤 出血,研末外敷。

【用法参考】

1、用于肝阳上亢证。石决明生用有较好的平肝潜阳作用,又可清肝热,故宜于肝阳上亢兼有肝热之证。治头痛, 眩晕,烦躁易怒,目赤等阳亢热盛之证,常与 羚羊角夏枯草钩藤等清泻肝火,平肝潜阳药物 配伍。若肝 肾阴虚而肝阳上亢之 头晕痛者,宜与 白芍牡蛎生地黄等滋阴潜阳药 配伍。

2、用于肝热目疾及 肝血虚目暗不明等证。石决明既清肝热,又能明目,为治目疾的常用药。若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者,可与 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 配伍。治肝经风热,目生翳膜,可与 菊花、 薄荷、 刺蒺藜等清肝热,疏风热之品同用。若 肝血虚,视物昏花,目暗不明者,又当与 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等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之品 配伍。

【用量参考】

煎服,15~30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后水飞用。


苎麻根
三七
景天三七
蒲黄
茜草
花蕊石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