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黄某,女,时年44岁,首诊日期:2018年12月25日。
缘患者11年前淋雨后受风,出现左肩部疼痛伴颈痛,四处求治,曾行小针刀、火针、封闭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稍有改善,但反复发作。近2年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身心俱疲,后经病友介绍,于我院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刻下症见:精神紧张,神志清楚,表情自然,面色正常,形体适中,言语清晰,语声正常,气息平顺,左肩疼痛,颈痛,活动受限,夜间明显,舌淡苔白,脉滑。
体格检查:左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受限,目前左肩关节活动度为:前屈60°、后伸30°、外展40°;左肩关节周围肌肉压痛(+)。颈部生理曲度变直,C3~C6椎旁压痛(+),C4、C5横突压痛(+)。
辅助检查:DR示:①左侧肩关节骨质增生;②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行性变,C5棘突右偏,C4棘突左偏。
【辨证论治】
因患者受寒湿之邪入侵,寒主收引,寒湿互结,凝滞气血,脉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左肩关节疼痛;晚上为阴,寒为阴,致夜间症状加重。
中医诊断(证型):肩痹病(寒湿凝滞)。
西医诊断:①肩周炎;②颈椎病。
治则治法: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处方:肩痹方加减。
黄芪10g、防风10g、羌活10g、葛根10g、桂枝10g、桑寄生10g、乳香10g、没药10g、伸筋草15g、赤芍10g、三七3g、威灵仙15g、茯苓10g、薏苡仁10g、牛膝10g、炙甘草5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治脊诊断及治疗】
三步定位诊断:
1、症状:左肩疼痛,颈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
2、触诊:颈部生理曲度变直,C3~C6椎旁压痛(+),C4、C5横突压痛(+),左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受限,左肩关节周围肌肉压痛(+)。
3、影像学:DR示:A、肩关节骨质增生;B、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行性变,C5棘突右偏,C4棘突左偏。结合三步定位诊断,可明确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病(关节功能紊乱型)。
治疗:
1、主治法(和骨法、和筋法):予颈肩部肌肉放松,以正骨手法为主,予以低头摇正法纠正C4、C5旋转式错位,再予以牵引下正骨法,行摇正及推正手法以整体调整。
2、辅助法(调和气血法):予电针治疗,局部取穴为主,穴位注射以活血通络。
3、功法训练(和正固本法):指导患者行肩部功能煅炼,加强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如米字操、抗衡功等。
【疗程与疗效】
每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第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上予以中药口服调理,予以原方去乳香、没药,加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口服3剂,复诊痊愈。
按语:
患者肩关节疼痛,活动明显受限,肩周炎诊断明确,结合三步定位,考虑患者兼有颈椎关节紊乱,故单纯治疗肩部疗效欠佳,治疗上应先予以纠正C4、C5关节错位及改善颈部曲度,后予电针及穴位注射治疗,以改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软组织修复,配合中药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功能煅炼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强椎体关节稳定性,故疗程显著。
贲门失弛缓症验方_李玉奇
验方_李振华
癔症验方_何任
贲门失弛缓症验方_张琪
验方_张学文
验方_张学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