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验方

【基本资料】

邓某,女,时年59岁,2022年3月4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有肾结石病史10余年,2022年2月28日复查B超示: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并右肾中度积水,尿常规未见异常。

【首诊证候】

主诉:发现输尿管结石10余年。

刻下见:小腹痛,睡眠欠佳,无尿痛,夜尿频,舌红苔黄,脉沉弦。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蕴结证)。

西医诊断: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处方:罗氏排石汤加减。

黄芪30g、生地黄20g、乌药10g、牛膝15g、广金钱草30g、海金沙15g(包煎)、车前子15g(包煎)、青皮10g、炙甘草5g、白芍30g、延胡索10g、苦杏仁10g、桃仁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随诊过程】

复诊:2022年3月18日

刻下见:病史同前。小便频,大便溏,3-4次/日,舌质红,脉沉细。

诊断、治法同前。

方药:罗氏排石汤加减。

黄芪30g、生地黄20g、乌药10g、牛膝15g、广金钱草30g、海金沙15g(包煎)、车前子15g(包煎)、青皮10g、炙甘草5g、白芍30g、槟榔15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牡丹皮15g、炒酸枣仁3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按语:

患者以小腹痛、尿频为主要表现,B超提示输尿管结石,辨病为“石淋”。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脾相关。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久蕴,熬尿成石,砂石阻滞,不通则痛。舌红苔黄,脉沉弦,四诊合参,辨为“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拟方罗氏排石汤加味。

对于石淋,罗仁教授提出了“排石必通淋,水利石易下;排石必理气,气行石易动;排石必活血,瘀取石易排”的观点,即治疗石淋应以“通淋、理气、活血”为主要治法。正如《金匮翼·诸淋》所说:“散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砂、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行气活血、益气养阴的罗氏排石汤,其由黄芪、生地黄、乌药、牛膝、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粉、冬葵子、车前子、槟榔、炙甘草组成,治疗肾脏小结石、反复发作的结石或多发结石效果显著。

(本案编者:罗仁、李晓文)


肝硬化腹水验方_张琪
肝硬化腹水验方_张琪
肝硬化验方_张琪
血吸虫病肝硬化验方_周仲瑛
腹部膨大验方_周仲瑛
肝硬化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