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加减病案
患者,女,37岁,2010年8月14日就诊。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4年。症见口内黏膜、舌及牙龈等处都仍有溃疡,历时较久未愈。平素月经提前10天,量多、夹大量紫块,经期腰痛、乳胀、小腹凉,喜暖畏寒。
每于经前、经期口疮加重,易烦躁,口唇干,舌淡暗苔少,
脉滑沉取无力。
辨证:下元虚冷,经气上逆;
治法:暖肝温经,化瘀平逆,温经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5g,当归15g,坤草20g,三棱10g,香附10g,小茴香10g,桂枝10g,巴戟天10g,川芎10g,泽泻10g,肉桂6g,升麻10g。
14剂,水煎服。随访,口腔溃疡已愈,月经
周期正常,量较前转少,紫块消失,小腹转暖。随诊3
个月,患者一直服用上方,2个月后每2日服用1
剂。口疮未再发作。
按:温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是张仲景治疗妇
科疾病的良方,疗效卓著,历时千余年而经久不衰。
温通为本,化瘀为标。胞宫瘀血是由于寒凝所至,寒
凝为本,血瘀为标。若仅着眼于祛瘀,而寒凝不散,血
脉不得畅通,乃易致瘀。故以温通为主,祛瘀为辅,使
瘀去血行,而收标本兼治之功。纵观温经汤的病机特
点,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如此复杂的病证,在温经
汤中全面兼顾到了,冲任亏虚,气血不足。吴茱萸温
经散寒、理气疏肝,气行则瘀散;当归补血活血,补中
有动,行中有补;川芎、三棱活血化瘀,行气调经;小
茴香、桂枝温经散寒除下焦冷气;活瘀益母草行瘀血
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气血不滞;巴戟天以温阳调
经、益精血;升麻升清降浊。诸药合用,使阴血充足,
阳气旺盛,血脉温通,瘀血祛除。方药必不可少的2味药为升麻、肉桂,充分体现出甘温药物在治疗复发
性口腔溃疡中的重要作用。
4小结
慢性口疮发病机制,既有局部因素,又有全身因
素。局部炎症是标,脏腑病变是本,在治疗上以苦寒
药治疗局部病症,甘温药调节机体功能紊乱。既有泻
法也有补法,既有温法又有清法,体现补泻结合,寒
热并用的和法思想,不仅应用传统方法中清胃泻火、
清心解毒、滋阴降火等法论治,更常用益气温阳、健
脾和胃、益火生土、暖肝温经等法,灵活应用经方,形
成了独特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色,每获良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方_徐景藩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徐景藩
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_郭子光
验方_路志正
验方_路志正
胃下垂验方_颜正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