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扶阳泻痞。
【主治】痞满,属素体心阳不足,兼湿热困阻中焦,气机不畅、升降失司者。症见不欲食,手足麻木,大便略干不爽,善忘,无故欲哭,胃中冷,阵发性心中热气上冲巅顶渐出汗,汗后心神稍爽,复而如故,舌暗红、有齿痕,苔黄腻,脉沉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黄连、黄芩、大黄3味开水泡15分钟,附子煎20分钟,两汤相合。
【经验】路老认为:本方证乃湿热阻滞胃脘,气机不畅,腐化失司,故痞而不欲食;邪困脾胃,脾主四肢,胃通肠腑,营气不布,气机失畅,故肢体麻木、大便不爽;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则胃中冷;正驱邪出,故阵发性心中热气上冲巅顶渐汗出,汗后心神稍爽;但因阳气不足,驱邪不净,故复而如故。苔黄腻,舌边有齿印乃湿热之征;心阳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故舌质暗红,脉沉弱。附子泻心汤方主治痞而复恶寒汗出之阳虚痞证,方中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清热泻痞,附子辛热温经回阳。全方共奏扶阳泄热消痞之功。〔易瑞云.五种泻心汤的临床运用和体会[J].广西中医药,1984,7(2):25-27)
痛经验方_李辅仁
痛经验方_何任
痛经验方_周仲瑛
痛经验方_段富津
痛经验方_班秀文
痛经验方_郭子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