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香附20g,乌药15g,延胡索15g,砂仁15g,川芎15g,赤芍15g,木香10g,炙甘草15g,当归15g。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证属肝气郁结者。症见经来小腹胀痛,月经提前或者错后,量多,色可,伴有血块,平素急躁易怒,多梦,舌淡,苔白,脉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平素急躁易怒者,多为肝之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经来腹痛以胀痛为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气机郁结,则血行不利,以致瘀血,故月经伴有血块;情志郁结化火,胆腑不清,胆气不宁,扰及心神,心神不安则多梦;脉弦为肝郁气滞之征。病乃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治宜行气活血止痛。方选加味乌药汤。方中香附味辛,性微温,疏肝行气,调经止痛;乌药善于行气止痛,且能疏肝解郁;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本草纲目》载“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川芎、赤芍为妇科要药,能行气活血、调经,二药合用,增强行气活血调经之功;砂仁、木香行气止痛;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全方共奏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验案】段某,女,33岁,于2011年1月25日初诊。患者经来小腹胀痛20年,月经周期25天,经期7天,量多,色可,伴有血块。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多梦。现舌淡,苔白,脉弦。处方:香附20g,乌药15g,延胡索15g,砂仁15g,川芎15g,木香10g,炙甘草15g,当归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月1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诸症大减,再投7剂,嘱患者下次月经前1周服用,后随诊,患者痊愈。
〔梁慧,许志辉,王庆双,等,段富津教授治疗痛经验案举隅[J].中医药信息,2013(2):33-34〕
验方_李玉奇
肝硬化腹水验方_李玉奇
肝硬化验方_李玉奇
肝硬化腹水验方_李玉奇
肝硬化腹水验方_李振华
腹部膨大验方_李振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