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方

【组成】太子参15g,炒山药15g,炒白术10g,炙黄芪10g,莲肉15g,麦冬15g,炒白芍15g,石斛10g,绿萼梅10g,炙鸡内金10g,炒枳壳10g,广木香6g,谷芽30g,炙甘草3g。

【功效】健脾养胃,行气化滞。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属脾胃阴虚气滞者。症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胃痛,痞胀似饥,口干欲饮,下腹隐痛,大便溏泻,舌质红,苔薄白,脉象濡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脾胃气虚,又兼气滞,气虚及阴,尤以脾阴亏虚为著,胃中失濡,故口干欲饮,脘痞似饥;脾阴虚而运化不力,故大便溏薄,舌质显红,形体逐渐消瘦。治疗大法当以养脾胃之阴与健脾胃之气相结合,相对以养阴为主。方中太子参、炒山药、炒白芍、建莲肉、炙甘草滋养脾阴;麦冬、石斛养胃阴;用小量炙黄芪补气健脾;方中所用炒枳壳、绿萼梅为行气和胃之品,不致伤阴耗气;加炙鸡内金助脾胃运化。方药并不复杂,能取良效,贵在辨证。〔徐景藩.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5-206〕


闭经验方_李今庸
闭经验方_李今庸
闭经验方_张镜人
闭经验方_陆广莘
闭经验方_周仲瑛
闭经验方_周仲瑛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