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

【功效分类】

理气

【性味归经】

性味:枳壳味苦、酸、微辛,性微寒。气香泄散,降中有升。

1、《开宝本草》:“味苦、酸,微寒,无毒。”

2、《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气厚味薄,浮而升,微降,阴中阳也。”

3、李东垣:“沉也,阴也。”(引自《纲目》)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胃、大肠四经。”

2、《药品化义》:“气微香,味甘、微辛,鲜者带酸,性微寒而缓。”“入肺、脾、胃、大肠四经。”

功效:中药枳壳有理气宽中,化痰消积。

主治:胸膈 痞满,胁肋胀痛,痰滞 咳嗽,食积不化, 脘腹胀满,泻痢后重,肠风痔疾,脱肛,阴挺,风疹瘙痒。

1、《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

2、《日华子》:"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瘕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 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

3、《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 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

4、《医学启源》:"治胸中痞塞,泄肺气。《主治秘要》云,其用有四:破心下坚痞,一也;利胸中气,二也;化痰,三也;消食,四也。又云:破气。"

5、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产后肠出不收。"

6、《本草正》:"束胎安胎,炙热可熨痔肿。"

7、《本草述钩元》:"治肺气 水肿。"

8、《现代实用中药》:"治 咳嗽, 水肿, 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镇静作用

3、利尿作用

4、兴奋子宫作用(孕期女性易导致流产)

5、对变态反应抑制作用

6、强心作用

7、升压作用

8、利胆作用

【用法参考】

理气宽中枳壳辛散苦降,入脾胃二经气分,善宽胸利膈,行气消痞,故常用于气滞痰食所致胸脘 痞满、胁肋胀痛等证。凡伤寒痞气,胸中满闷者,多与 桔梗相配,使升降结合,以宣通胸中气滞,如《苏沈良方》枳壳汤。

凡胸中痰滞,气塞短气者,每与 橘皮相伍,以化痰行气,如《医学入门》枳橘汤;

若为痰饮兼有食积者,可与 半夏、 桔梗、官桂同用,以化痰理气蠲饮,如《医方选要》快活丸。

凡肝气郁滞,胁肋胀痛者,宜与 柴胡川芎、 香附等 配伍,共奏疏肝解郁止痛之功,如《杂病源流犀烛》枳壳疏肝散。

行滞消积枳壳辛散苦泄,能消积导滞,下气除胀,故可用于食积不化、 脘腹胀痛、嗳气呕逆、下痢后重等证。

凡食积 脘腹胀痛、不欲饮食者,可与 陈皮神曲麦芽莱菔子等同用,以消食化积,行气止痛,如《症因脉治》枳壳化滞汤;若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致食滞脘胀者,宜与 党参白术等 配伍,以益气健脾、消补兼施,如《圣惠方》枳壳散;

若嗳气呕逆,心腹胀闷,不欲饮食者,可与 橘皮、 木香等相佐,以降气宽中,如《普济方》降气丸。

凡热痢 腹痛,里急后重者,可与 槟榔大黄等合用,以行气导滞,如《医便》枳壳 大黄汤;

若冷热不调,赤白痢下不止者,可与 厚朴地榆、椿根皮等并施,如《圣惠方》枳壳散。凡气虚肠燥,大 便秘结不畅者,可与 人参、 麦门冬配用,以益气生津润便。

此外,枳壳虽以降泄为用,但又降中有升,故与益气升阳之 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可治气虚下陷之胃下垂、脱肛、阴挺等证。后二者也可单味研末调搽,或与 黄芪煎汤浸浴。又枳壳行气之功尚能祛风,故可用于肠风下血、风疹瘙痒等证。

凡治肠风下血或痔疮出血疼痛者,可与 槐花地榆荆芥黄连等同用,以清肠疏风、利气止痛,如《丹溪心法》枳壳散;

若治风疹瘙痒者,可单用枳壳煎汤内服;或与 荆芥苦参苍耳子等 配伍煎服或淋洗,如《证治准绳》枳壳散。

1、《赤水玄珠》:“枳壳桔梗,能使胸中宽。”

2、《药鉴》:“同 甘草瘦胎,和 黄连减痔。”

3、《绛雪园古方选注》:“好古日:枳壳利肠胃,欲益气则佐以 白术茯苓。腹急筋见是虚寒也,佐以 附子、官桂,通下焦之阳;使以 槟榔宽其腹,乃急则治标之法也。”

4、《得宜本草》:“得 桔梗,治虚痞;得 甘草,治妇人体肥难产。”

5、《得配本草》:“得 桂枝、姜、 枣,治胁骨疼痛;得 木香,治呃噫;得 黄连、 木香,治赤白痢;得 槟榔、 黄连,治 痞满;得 甘草,治小儿二 便秘涩;佐川连、槐蕊,灭诸痔肿痛;佐 石膏、蒌仁,去时疫热邪;入 黄芪煎汤,浸产后肠出。”

6、《本草求原》:“古人与 桔梗同用,一降泄,一开提,大有妙用;同 柴胡,为寒热 痞满要药;凡夹食伤寒感冒,并宜枳壳与表散同用。”

7、《本草述钩元》:“得 人参麦冬治气虚大便不快;同 肉桂治右 胁痛。”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品汇精要》:“多用损胸中至高之气。”

2、《本草正》:“虚者少用,恐伤元气。”

3、《本草汇言》:“如肝肾阴亏,血损营虚,胁肋隐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气虚陷,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

4、《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5、《得配本草》:“ 脾虚服之气滞作胀。”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炒热熨。

【临床报道】

1、治疗子宫脱垂枳壳、茺蔚子各15g,浓煎成100ml,加糖适量,每日服用1剂,30日为1疗程。共治疗工度子宫脱垂924例,结果:显效(症状消失,子宫颈最低部位在坐骨棘平面以上)602例,占65.15%;有效(症状减轻,子宫颈最低部位在坐骨棘平面以下)173例,占18.72%,有效率为83.87%;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同)149例。与服用补中益气汤的116例(有效率为54.13%)比较,疗效明显提高。

2、治疗 便秘 便秘通是由枳壳、 白术、 肉苁蓉组成的口服液。每次口服20ml,1日2次。疗程3日。治疗老年人 便秘73例,总有效率91.8%。


砂仁
草豆蔻
白豆蔻
草果
水菖蒲
附子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