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

【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

【中药毒性】

有毒,对肾脏有损害,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苦参味苦,性寒。

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燥湿中药苦参有清热澡湿,祛风杀虫,利尿。

主治:用于下焦湿热,带下,阴痒,皮肤瘙痒,疥癣,热淋涩痛。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抗过敏作用

4、对心肝有明显抑制作,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弱。

【用法参考】

1、中药苦参清热燥湿,尤善清利下焦湿热。用于带下,阴痒,常与清热燥湿止痒的 黄柏蛇床子 配伍。亦可治泻痢、黄疸。

2、中药苦参有利尿作用,又有清热功效。用于热淋,小便赤热涩痛,常与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的 蒲公英石苇等 配伍;若治妊娠小便不利,常与养血的 当归 配伍,如 当归 贝母苦参丸。

3、中药苦参除清利湿热外,还可祛风止痒。用于皮肤瘙痒,常与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的 白鲜皮、 土茯苓 配伍。用于疥疮、癣疾常与枯矾、 硫黄制成软膏外用,亦可治脓疱疮、麻风。

【使用注意】

苦参苦寒,肝 肾阴虚、脾 胃虚寒者忌服。反 藜芦。

【用量参考】

3-10克。煎服或作丸散剂。外用适量。


忍冬藤
连翘
大青叶
青黛
板蓝根
穿心莲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