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消食
【性味归经】
性味:莱菔子味辛、甘,性平。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莱菔子有消食化积,它主要是增强胃肠的运动,什么饮食积滞都可用,作用还比较强。优点是兼有行气消胀作用,一般的饮食积滞都会有气机阻滞, 脘腹胀满,用之正好。它不足的是耗气较明显,过用,耗正气,耗伤脾胃之气。所以主要用于饮食积滞的实证, 脾虚的不是很合适,但为了用它消胀,只有通过 配伍解决, 人参、 党参、 白术之类的补脾即可。其它原因引起的 脘腹胀满也可用。如肠梗阻的胀满,用它行气消胀。祛痰。用于咳喘痰多,但生用(生用可引起轻微的恶心,恶心又刚好有利祛痰)。消食用炒的,无恶心反应,消食也增强。
1、消食除胀,用于食积气滞。莱菔子消食化积,尤善行气消胀。多用于食积不化,中焦气滞,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等,常与 山楂、 神曲、 陈皮等同用,如保和丸。兼 脾虚者,可于前方中加 白术,即大安丸。
2、降气化痰,用于痰涎壅盛之喘咳。常与 白芥子、 苏子等同用,如三子养亲汤。
【药理作用】
莱菔子含芥子碱及其 盐类。能增强兔离体回肠节律性收缩,抑制小白鼠胃排空,提高豚鼠离体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降低胃底部纵行肌紧张性。水提物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葡萄球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尚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及降血压作用。
莱菔子含脂肪油约4.5%、少量挥发油、硬脂酸、谷甾醇、黄酮甙及多糖等。生用或炒用均能增强兔离体回肠的节律性收缩作用,抑制小白鼠的胃排空作用,提高豚鼠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降低胃底纵行肌紧张性,炒用作用大于生品;炒莱菔子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对兔离体回肠节律性收缩的抑制;水提物对 葡萄球菌及大肠、痢疾、伤寒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一定的抗炎和降血压作用;莱菔子还有平喘、止咳、抗炎等作用。
【用法参考】
1、用于食积气滞证。莱菔子辛、甘,既能消食和中,又可行气消胀,故尤宜于食积气滞所致的 脘腹胀满、嗳气吞酸、 腹痛等症。多与 神曲、 陈皮等消食药、行气药同用。胃肠气滞而无食积者,莱菔子亦可与 木香、 厚朴等行气药 配伍使用。
2、用于咳喘痰多,胸闷 食少者。莱菔子能入肺经,祛痰降气,以治咳喘痰多之证,并常与其他祛痰药同用。如《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以之与 白芥子、 苏子同用。亦有单用莱菔子者。
【注意事项】
莱菔子辛散耗气,虚证患者慎用;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亦不宜与 人参等 补气药同用,因其会降低 人参的补气效力。
【用量参考】
煎服,6~10g。生品长于祛痰,炒后药性缓和,有香气,可避免生品服后恶心的副作用,且长于消食除胀。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