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

【功效分类】

补阴

【性味归经】

性味:南沙参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南沙参有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药理作用】

杏叶沙参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且可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轮叶沙参有祛痰作用,其祛痰作用较 紫菀差;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体外试验,沙参水浸剂(1:2)有抗真菌作用。

【用法参考】

1、 肺阴虚证。南沙参甘润而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兼能清肺热。

亦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 干咳痰少、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其润肺清肺之力均略逊于 北沙参

但对肺燥痰粘,咯痰不利者,因兼有一定的祛痰的作用,可促进排痰;对气阴两伤者,还略能补脾肺之气,可气阴两补。常与 北沙参麦冬杏仁等润肺清肺及对症之品 配伍。

2、胃阴虚证。南沙参又能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 便秘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欲食、 呕吐等证。南沙参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 北沙参。但南沙参兼能补益脾气,对于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两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 玉竹麦冬、生地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 配伍,如益胃汤(《温病条辨》)。

【鉴别用药】

北沙参与南沙参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因二者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但 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而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 咳嗽者。

【注意事项】

反 藜芦。

【用量参考】

煎服,9~15g。

【化学成分】

轮叶沙参含三萜类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种萜类和烃类混合物、 蒲公英萜酮、β-谷甾醇、 胡萝卜苷、饱和脂肪酸、沙参酸甲酯和沙参醇。沙参中含呋喃香豆精类。

【临床研究】

据报道,以南沙参 配伍 麦冬、 金银花等药,制成蜜丸,空腹时含化、缓咽,1日3~5次,治疗食管炎12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1982,4:28)。


豨莶草
臭梧桐
路路通
蕲蛇
金钱白花蛇
乌梢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