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理气
【性味归经】
性味: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温。
1、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微苦,温。无毒。"
2、《纲目抬遗》:"入脾、肝经。"
3、《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
4、《伪药条辨》:"味甘,性微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芳香行散。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玫瑰花有舒肝解郁,和血调经。
主治:胸膈满闷,胃脘、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痹,痈肿。
1、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2、《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3、《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4、《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5、《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6、《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
7、《河北中草药》:"行气解郁,柔肝醒脾,治消化不良,上部食管痉挛,咽喉有异物感;辟浊和中。"
8、《山东中药》:"治肝胃气痛,恶心 呕吐,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
玫瑰花提取物对艾滋病病毒(HIV)、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其所含长梗 马兜铃素和新唢呐素Ⅰ对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细胞的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
野玫瑰花能降低肝肾组织LPO含量,提示可能有抗衰老的作用。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玫瑰花水煎剂能解除口服酒石酸锑钾的毒性,同时使其抗血吸虫的作用消失。
【注意事项】
《本草用法研究》:“阴虚有火者勿用。”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3-10g;浸酒或泡 茶饮。
【附方】
1、治气滞,胸胁胀闷作痛。玫瑰花6g, 香附6g。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2、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 茶服。(《纲目拾遗》)
3、治胃痛。玫瑰花9g, 香附12g, 川楝子、 白芍各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4、治上部食管痉挛,咽中有异物感。玫瑰花、白梅花各3g。沏水代 茶饮。(《天津中草药》)
5、治月经不调。玫瑰花9g,月季花9g, 益母草30g, 丹参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肝郁吐血,月汛不调。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白 冰糖一斤收膏,瓷瓶密收,切勿泄气。早、晚开水冲服。如专调经,可用 红糖收膏。(《饲鹤亭集方》玫瑰膏)
7、治白带。玫瑰花9g, 乌贼骨12g,白 鸡冠花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8、治肠炎下痢。玫瑰花9g, 白头翁15g, 马齿苋30g, 茯苓12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9、治痢疾。玫瑰花、 黄连各6g, 莲子9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0、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玫瑰花30-60g,泡酒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1、1、治新久风痹。玫瑰花三钱, 红花、 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渣,好酒和服七剂。(《百草镜》)
1、2、治疮疡初起。玫瑰花6g, 紫花地丁、 蒲公英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1、3、治乳痈。玫瑰花七朵, 母丁香七粒。无灰酒煎煮。(《纲目拾遗》)
1、4、治口舌赤烂,鹅口疮。玫瑰花八十钱,蜜四百钱,沸汤六百钱。玫瑰花沸汤浸六小时,罐上文火煮减半,绞取汁,加蜜再煮,蒸散水气。含漱。加硼砂或海 盐精用之则最有效。(《经验良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