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镇咳
【性味归经】
性味:满山红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满山红有止咳祛痰平。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煎剂有明显镇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杜鹃酮,水溶液及有效成分杜鹃素呈现显著的祛痰作用。醇浸水溶液能对抗支气管痉挛,呈现平喘作用。适当剂量的满山红制剂具洋地黄样强心作用,大剂量由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水煎剂和醇提取物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白色 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满山红尚有降血压作用。
【用法参考】
咳喘痰多。满山红味苦性寒,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但平喘作用较弱。用于咳喘痰多 气喘者,单用即有良好效果。现已制成杜鹃素片、满山红油、满山红胶丸等用于临床。
【用量参考】
6、~15g。
【化学成分】
叶及花含挥发油,其中有杜鹃酮(大牻牛儿酮)、桧脑、 薄荷醇、α-、β-、γ-桉叶醇,叶又含多种黄酮类,如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槲皮素等;香豆精类物质,如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酚酸类物质,如香草酸、杜鹃醇,氢醌及微量梫木毒素。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服后,可引起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轻度 头晕、胃肠不适、胃痛、头痛、胸闷、口干等症状,但经停药l~3天后,可自行消失。叶内服量超过90~120克时,可产生恶心、 呕吐、头昏、心搏缓慢、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四肢发麻、平衡失调等症状。治疗:按一般中毒治疗原则处理。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