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功效分类】

活血化瘀

【中药毒性】

有毒,对肾脏有损害。

【性味归经】

性味: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益母草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跌打损伤, 水肿,小便不利,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药理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

2、抑制血小板聚集

3、兴奋子宫作用(孕期女性易导致流产)

4、抑制皮肤真菌作用

【用法参考】

1、中药益母草辛散苦泄,能活血祛瘀以通经。为治妇女 血瘀所致经产诸证之良药,故有"益母草"之称。

用于月经不调、经前小腹胀痛、产后恶露不下,可与 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

亦可单味熬膏内服。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与 当归赤芍红花等同用。

2、中药益母草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单味煎服;也可与 白茅根茯苓车前子等同用,以增强利水消肿作用。

中药益母草此外,益母草尚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疮痈肿毒、皮肤痒疹等症,可同时内服、外用。近年临床用治高血压、冠心病,效果良好。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益母草。

【用量参考】

10-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外用适用


浙贝母
黄荆子
满山红
苏子
葶苈子
白果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