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止咳化痰
【中药毒性】
有毒,具有肝毒性。
【性味归经】
性味:白果味苦、涩,性平。有毒。
归经:归肺、肾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白果有化痰,止咳平喘,止带,缩尿。
止咳平喘作用明显,尤其是止咳相当明显。有一定的收敛性,所以又称敛肺止咳或敛肺平喘。理论上应用于 肺气虚的久咳虚喘,而且是没有痰的对症。这样的典型的收敛性 止咳平喘药,都放在了收涩药那一章,但白果在临床上没有完全用于 肺气虚的久咳虚喘,放在止咳平喘这一章,关键是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它在敛肺止咳平喘的同时,这个收敛性不是很强,不容易敛邪,更主要是它有比较明显的祛痰作用,有效的祛痰,所以使用时虚证用,又常常用于实证,痰多甚至还有邪气,它都不容易敛邪,这就是放在这一章的原因。三拗汤, 麻黄、 杏仁、 甘草三味药, 杏仁增强 麻黄止咳平喘效果,如果把 杏仁换成白果,就是鸭掌散,治的不是虚证是实证,而且还有外感风寒,和三拗汤比优点在于能祛痰。
它的收敛性更多表现在它另外的止帯缩尿,用于白带过多,肾虚遗尿,尿频,一方面用它固摄肾气,有主要的前人认为它本身就有一点养肾气作用,收又能补,在道家养生方中很崇尚白果,如白果炖鸡。有毒,尤其生用易引起中毒,有毒的成分能水解,不耐高热,汤剂很安全。辅药 银杏叶,既白果树的叶,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病,作为活血化瘀药来用。古方中用于止咳平喘。
【药理作用】
1、白果含蛋白质、脂肪、淀粉、氰甙、维生素B2及多种氨基酸。此外,尚含钙、磷、铁等元素及 胡萝卜素等。白果的乙酸提取物有祛痰作用,并有微弱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白果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种子外皮含有的白果酸对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含白果二酚对兔有短暂降血压作用;外皮的水溶成分能抗衰老;其提取物对多种实验真菌有抑制作用。
2、白果含银杏毒,能溶于水,加热可被破坏,故炒、煮后毒性降低。白果过量,可出现 腹痛、吐泻、 发热、惊厥、紫绀、昏迷,重者呼吸麻痹而死亡,故当注意不宜过量。
【用法参考】
1、用于哮喘 咳嗽等证。白果有一定祛痰作用,又可止咳平喘,并略兼收敛之性,故无论虚实之哮喘痰咳,皆可 配伍使用。若外感风寒引发哮喘,恶寒 发热,喘咳气急痰鸣者,可与 麻黄、 杏仁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之品 配伍。热痰阻肺,喘咳痰黄,宜与 桑白皮、 黄芩等清泻肺热、化痰平喘药 配伍。若肺肾两虚,呼多吸少之虚喘,可与补肾纳气之品同用。燥咳无痰者,宜与养阴润肺止咳之品同用。
2、用于带下,肾虚遗尿等。白果有化湿浊,收涩止带,固肾缩小便之效。治湿热下注,带下黄稠量多者,须与清热燥湿类药物 配伍,如《傅青主女科》易黄汤,以之与 黄柏、 车前子等同用。脾 肾气虚,带下清稀量多,常与 莲子、 山药、 菟丝子等补脾肾止带之品同用。治肾虚小便频数,遗尿者,宜与 山茱萸、 益智仁、 覆盆子等补肾固涩之品 配伍。
【注意事项】
白果有毒,不可过量,小儿尤当谨慎。
【用量参考】
煎服,5~10g,捣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