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子仁丸方

Bolus of Cannabis

(from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组成

麻子仁30克,芍药24克,枳实24克,大黄18克,厚朴24克,杏仁18克。

用法

以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大便日行一次)。歌诀:麻子仁丸小承气,杏仁芍药和蜂蜜,安中缓下不伤正,老年虚人常便秘。

方解

本方是小承气加润下的麻仁、杏仁、芍药,和蜜为丸,安中缓下,使正不伤。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解析:趺阳为足阳明胃经之脉,古人用以候胃。脉浮主热,胃有热则气盛,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主津液虚,小便数则耗伤津液,故谓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亦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古人谓脾为胃运输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受到制约,故谓其脾为约,宜麻子仁丸主之。

临证思考

习惯性或老人便秘、虚人里有积滞而属里实热者可适证服用。

辨证要点

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验案

李某,男性,59岁,病历号61448,初诊日期1965年2月18日。感冒2周经服药治愈,惟胸胁闷满,纳差,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苔白,脉弦细。肝下缘肋下1cm轻微压痛。此属津虚阳明内结,与麻仁丸,早晚各一丸。结果:服一日大便即通,继服无所苦。麻子仁丸来源:《伤寒论》组成:麻子仁(500) 芍药(250) 枳实(250) 大黄去皮(500) 厚朴(250) 杏仁熬(250)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主治:脾约证。现用于习惯性便秘,老人,产后及痔疮术后便秘等病症。药理研究:通便作用。对肠管容积,肠运动的影响。临床应用:糖尿病。神经性尿频。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麻子仁丸 脾约麻仁丸《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15克 白芍枳实大黄(后下)、厚朴杏仁各10克 白蜜(适量)

功用

润肠通便,泻热导滞。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硬、小便多。

配伍

麻子仁、白芍白蜜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补脾阴,这一组药重在治本;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降有助于通便,故又选用杏仁肃肺降气以助麻子仁之通便(杏仁质润,本身亦有润肠通便之效);大黄枳实厚朴泻下泄热,行气除满,既能清肠胃之热,又可防止药之腻(麻子仁、白蜜、杏仁质润多脂,虽有润肠通便之功,但亦有滋腻呆胃这弊)。

运用

1.本方多用于素体火盛之津枯便秘,以及热性病后期,邪热伤津之津枯便秘等。2.痔疮便秘,便血鲜红属肠胃燥热者,可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3.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等见有便秘属肠胃燥热者,可用本方治之。


退赤散(《银海精微》)
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
温脐化湿汤(《傅青主女科》)
乌药汤(《兰室秘藏》)
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