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粳米汤方
组成
用法
水煎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
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甘草安中止痛,故此治里有寒饮、呕吐、逆满而腹中痛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解析:腹中寒气,是说腹中寒,并有水气。雷鸣,是说水声如雷,言其声之大。切痛,是说痛如切,言其痛之剧。寒气自下以上迫,故胸胁逆满而且呕吐,宜以附子粳米汤主之。
临证思考
本方腹痛、呕吐,有似大建中汤方证,不过大建中汤证痛在上腹而上及于心胸,本方证痛在下腹,则不及于心胸。若寒疝痛剧上及心胸者,以此二方合用有奇效。
辨证要点
腹痛肠鸣、恶心、里虚寒者。
验案
周某,男性,20岁,病历号6319,1965年4月9日初诊。2年腹痛,多于受凉而激发,此次已痛作3天,左腹痛明显,呈持续性,上下移动,肠鸣时作,每见腹疼则大便秘结,手足常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证属沉寒在里,治以温里安中,与附子粳米汤:半夏12克,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结果:上药服三剂,腹疼大减,便秘已改善,两手已转温,仍怕冷,继服六剂,腹痛已无发作,纳也增。
缩脾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顺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王氏连朴饮(《霍乱论》)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清暑汤(《中国中医急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