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枳姜汤(《金匮要略》)

[出处]

金匮要略

[原文]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金匮要略》)

[组成]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伤寒杂病论)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 六碗水煮成二碗,饭后各温服一碗。)

[剂型]

汤剂

[功用]

胸痹

[适用症状]

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

[方解]

1.

《金匮要略直解》:气塞短气,非辛温之药不足以行之,陈皮枳实生姜辛温,同为下气药也。《内经》曰:病有缓急,方有大小。此胸痹之缓者,故用君一臣二之小方也。

2.

《中国医学大辞典》:重用陈皮生姜之大辛大温者,散胸中之饮邪;积实之圆转苦辛者,泄胸中之闭塞。

3.

《千金》云:橘枳姜汤治胸痹愠愠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结胸是寸脉浮需区别。

4.

《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均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之证。前者是肺气不利,饮停胸膈,重在停饮,故治宜宣肺化饮,而用茯苓、杏仁;此方主治乃肺胃气滞,气阻饮停,重在气滞,治宜行气开郁。故方中以陈皮为君,行肺胃之气而宣通气机;臣以枳实,行气除满而利五脏;佐以生姜,散结气而降逆化饮。三者相合,行气开郁,和胃化饮,使气行痹散,胃气因和,而胸脘气塞之症自除。 [收起]


养阴煎(《中医皮肤科》)
甘露消渴胶囊(《中医杂志》)
瓜石汤(《经验方》)
二冬汤(《医学心悟》)
消渴方(《丹溪心法》)
连梅汤(《温病条辨》)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