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建中黄芪汤

建中黄芪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主治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

名称

建中黄芪汤

出处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主治

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

目录

组成用法用量主治使用注意重要文献摘要

组成

黄芪甘草(炙)、桂心各三两,生姜(薄切)—斤,饴糖半斤,大枣(擘)十二个。

原方:黄芪一两半、桂枝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12枚(擘)、胶饴(饴糖)一升。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糖,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主治

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

使用注意

海藻、菘菜、生葱。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外台秘要》:“ 又建中黄芪汤,疗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方。黄芪三两,甘草三两(炙),桂心三两,生姜广斤(薄切),饴糖半斤,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糖,温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葱。”


辛夷散(《三因极一》)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
金沸草散(《博济》)
越婢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半夏汤(《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