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10克、半夏各10克, 滑石18克、苡仁各18克, 通草6克、白豆蔻6克、竹叶6克、厚朴各6克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湿重热轻),症见头重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濡等。

黄疸肝炎,胆襄炎,肾炎,胃炎,支气管哮喘,五官科炎性疾病,阳痿等。

药理作用:临床运用:肝炎,心脏病,胃肠炎,发热,关节炎,男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等。

配伍

方中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豆蔻、厚朴、半夏芳化理气以燥湿;通草、苡仁、滑石淡渗下行以利湿;竹叶配滑石以辛凉泄热。诸药相伍,辛开于上,渗湿于下,燥湿于中,而以燥湿为主。

运用

1.兼见神疲烦闷、恶心、苔垢者,此为挟有秽浊,可加石菖蒲、草果以辟秽化浊。2.暑湿,症见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烂、小便短少、不喜渴饮、苔白脉濡者,亦可用本方治之。3.肠伤寒、波状热、中暑、急性胃肠炎、肾盂肾炎等见有发热、胸闷腹胀、大便不畅、小便短少等属湿温初起或暑湿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竹茹汤(《中西消化病学》)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沉香降气散(《张氏医通》)
沉香散(《中医外科》)
冷哮丸(《张氏医通》)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