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方
Decoction of Pulsatillae
(from Treas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组成
用法
水煎温服。
方解
四物均属苦寒收敛药而有除热烦、止下利等作用,白头翁更能逐血止痛,合以为方,故治热利下重、心烦腹痛等。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解析:因内热而下利、里急后重者,宜白头翁汤主之。《伤寒论》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解析:热盛则思饮,故下痢而欲饮水者则为热痢可知,宜以白头翁汤主之。
临证思考
由以上所述,则急性肠炎或痢疾,均有应用本方的机会,不过必须详审其为热痢乃可用之。若里急后重,渴欲饮水俱属其候,但后重滞下者,为阳明里实,宜更加大黄。
辨证要点
热痢下重、腹痛者。白头翁汤来源:《伤寒论》组成:白头翁(15) 黄柏(12) 黄连(4-6) 秦皮(12)用法:水煎,温服。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肠炎,泌尿系感染,肺炎等。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肝脓肿,急性结膜炎,急性盆腔炎等。白头翁汤《伤寒论》
组成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深陷血分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泻下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
配伍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黄连、黄蘖、秦皮助白头翁之清热解毒,燥湿治痢,其中秦皮兼能收涩,对于泻下频繁之泻痢,于大队清热解毒药中反佐用之,既能祛其邪毒,又不致泻下伤津,实有邪正兼顾之意。
运用
1.兼恶寒发热,表邪未解而里热又炽者,加葛根、银花以解表清里;腹痛明显,加木香、槟榔以行气导滞。2.发病急骤、下痢鲜紫脓血、高热口渴、烦躁舌绛属疫毒痢(西医病名中,中毒性痢疾属此范畴)者,可用本方加生地(宜重用)以凉血解毒;兼见昏迷抽搐者,可另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3.本方加阿胶、甘草,名白头翁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功效清热治痢,滋养阴血。原治产后血虚而患热痢下重、下痢脓血、腹痛里急者。现亦用于血虚热痢或热痢伤阴血者。4.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等见有上症属热毒深陷血分者,可用本方治之。
猪苓散汤加减(《审视瑶函》)
温胆汤加减(《三因极一》)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六君子汤加减(《妇人良方》)
知柏地黄汤加减(《医宗金鉴》)
驻景丸加减(《银海精微》)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