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凉表虚而里寒不甚者。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Decoction of Angelicae Sinensis for Warming Cold Limbs
(from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组成
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枚。
用法
水煎温服。
方解
通草有通利血脉的作用,加入桂枝汤,同时加入细辛、当归,去生姜,故治血气虚滞于内、荣卫不利于外,因而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解析:手足厥寒而无呕吐下利,或下利清谷等证,其非虚寒在里甚明。脉细欲绝,则为荣气不足,血少之应,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
临证思考
此为桂枝汤的加减方,故主荣卫不利的外寒。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专以里寒为治者大异。此所谓厥寒,亦为伤寒之寒,以示寒之在外,与厥冷不同。本方治冻疮有验,亦由于寒伤于外也。
辨证要点
手足凉表虚而里寒不甚者。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临床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验案
郝某,女性,30岁,华北无线电厂工人,初诊日期1965年12月6日。四肢关节疼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舌质暗红,脉沉细。此属荣卫不利,寒凝血滞之证,治以调荣和卫,温通气血,与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5枚。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疼消除。当归四逆汤来源:《伤寒论》组成:当归(12) 桂枝 芍药各(9) 细辛(1.5) 甘草炙(5) 通草(3)枣8用法:水煎服。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氏病,小儿下肢麻痹等血虚寒凝病证。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头痛,产后肢体疼痛,癌性疼痛,术后肠粘连,坐骨神经痛,冻疮,慢性盆腔炎,闭经,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肩周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苯中毒。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
当归、桂枝各10克 白芍12克 细辛、甘草(炙)、木通各6克 大枣6枚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受寒,脉行不利之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舌淡苔白者。
配伍
方中当归走而不守,既能补养肝血,又能温经散寒,标本兼顾,为本方之主药;桂枝配伍当归则行血通脉,并能温经散寒,其作用亦甚重要;白芍配伍当归则养血通脉;细辛辛温,散寒邪,通经脉;木通性寒,但配伍桂枝、细辛则祛性存用,取其通脉之效;炙草配桂枝则温壮心阳以通脉;大枣配当归则温补营血以通脉,均是标本兼顾之举。
运用
1.妇女痛经因于血虚有寒者,可用本方去木通,加熟地以养血调经。2.寒疝,症见睾丸制痛、牵引少腹冷痛、脉沉弦者,可加小茴以暖肝理气。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肢端发绀症、冻疮、腹股沟斜疝、痛经等见有手足厥冷或腹痛属血虚受寒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补肾散(《全生指迷方》)
补天育麟丹(《辨证录》)
参附汤(《妇人良方》)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大补元煎(《金匮要略》)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