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汤方

组成

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阿胶10克,鸡子黄1枚。

黄连四两(12g)、黄芩二两(6g)、芍药二两(6g)、鸡子黄二枚、阿胶(一云三挺)三两(9g)。

用法

水煎三味,汤成去滓,内胶烊尽,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歌诀: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芍药合自良,除热止烦阴血虚,久痢失眠也能尝。

方解

本方在《汤液经法》称朱鸟汤,陶弘景注谓:"朱鸟者,清滋之方"。黄连黄芩除热止烦,芍药、阿胶鸡子黄养阴补虚,故治虚热而心中烦悸不得眠,或失血,或便脓血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解析:少阴病二三日以上,即常传里、或半表半里,今心中烦不得卧,为半表半里、里热和血虚血热证候,宜以黄连阿胶汤主之。

临证思考

本方以虚热心烦为主证,可活用于诸失血和久痢便脓血者俱有验。

辨证要点

虚烦心悸不得眠、手足心热、或下利便脓血者。

验案

张某,男性,48岁,病历号182577,1965年12月13日初诊。因患肺炎而高热半月方退,但遗心烦、失眠1个月不愈,口苦思饮,手足心热且易汗出,苔黄,舌质红,脉弦细数。证属久热伤阴,致使阳不得入于阴,治以养阴清热.与黄连阿胶汤:黄连10克,黄芩6克,白芍6克,生阿胶烊化10克,鸡子黄1枚。结果:上药服一剂即感心烦减,夜眠好转,三剂诸症竟全解。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组成

黄连(120)、黄芩、芍药各(60)、鸡子黄二个、阿胶(90)。

用法

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育阴清火。

主治

阴痿,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失音,舌炎,出血等。

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

临床运用

失眠,妇科,小儿科,皮肤科。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组成

黄连黄芩各10克、阿胶(烊化)、白芍各12克、鸡子黄(搅匀、冲服)1枚。

功用

清心火,养肾阴。主治热入少阴,真阴受灼,心火复炽所致的心中烦、不得卧、身热、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脉细数等。

配伍

黄连黄芩泻心火之有馀,心火不亢则神守其舍而心烦不寐可解;白芍阿胶补真阴之不足,肾水充足则上济心火而阴阳相调;鸡子黄既能滋阴,又能清热,两相兼顾。本方所治乃阳亢阴虚,虚实并见的证候。张仲景以苦寒与咸寒并用,苦寒上泻心火,咸寒下滋肾水,俾心肾相交,则诸症可解。此即"泻南补北"的治法,并为后世滋阴清热法开了先河。

运用

1.便血,症见下血鲜红、烦躁不安、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细而数属于阴虚阳亢,热伤血络者,亦可用本方以滋阴清火,宁血安络。此时,宜以生地易鸡子黄以凉血止血,并滋养阴液。2.梦遗或早泄、伴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小便短黄、舌红脉黄数属于水亏火旺,扰动精室者,亦可用本方治之。此时,宜以黄蘖易黄芩以清泄相火,滋肾坚阴。3.甲亢、糖尿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见有失眠、梦遗等属于阴虚阳亢,心火亢炽者;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溃疡、慢性细菌性痢疾等见有便血属于阴虚阳亢,热伤血络者,均可用本方治之。


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
黑神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活络效灵丹(《衷中参西录》)
活血散瘀汤(《外科正宗》)
活血解毒汤(《中医皮肤科》)
紫斑汤(《沈丕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