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热证
肝阴虚证
阴液亏虚,肝失濡润,以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颧红,或胁肋灼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肝阴虚证指肝之阴血不足,濡润失职、筋脉失养,或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多因失血过多,久病耗损,劫夺肝阴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目干畏光,两目昏花,或夜盲,耳鸣胁痛,心烦易怒,爪甲不荣,或筋惕肉瞤,甚或自觉面部烘热,口燥咽干,颧红唇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鲜红少苔,脉弦细数。
妇女可见月经后期、量少、经闭等症状。
肝阴虚证常见于"胁痛"、"眩晕"、"头痛"、"虚劳"、"内伤发热"、"汗证"、"不寐"、 "白睛涩痛"、"青盲"、"高风雀目"、以及"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疾病中。
肝阴虚证应与"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上炎证"、"肝肾阴虚证"相鉴别。
【典型症状】
眩晕,头痛,眼干,畏光,两目昏花或夜盲。耳鸣,胁痛,心烦易怒,爪甲不荣。或筋惕肉瞤,甚或自觉面部烘热,口燥咽干,颧红唇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
妇女可见月经后期、量少、经闭等。舌鲜红少苔,脉弦细数。
根据病势缓,头痛轻,畏光,眼昏干涩,夜盲,不红不肿,胁肋隐痛,肢麻,筋惕肉瞤,爪甲不荣,耳鸣如蝉,按之则减,可辨为本证。
【发展趋向】 ①肝阴虚阳亢;②肝风内动;③肝肾阴虚。
肝阴虚,肝虚热证。见于:眩晕,胁痛,头痛,雀盲,虚劳,月经后期,闭经;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胆系疾病,妇科疾病等。
【中医病机】
阴液亏虚,肝失濡润。
本证因禀赋薄弱,素质不强,或因情志刺激,劫夺肝阴,或因久病耗损肝阴所致。其证属虚,病位在肝,往往涉及肾脏。
【体征】
眩晕头痛,目干畏光,两目昏花;或夜盲,耳鸣,胁痛隐隐,心烦易怒,爪甲不荣;或筋惕肉瞤,甚或自觉面部烘热,口燥咽干,颧红唇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妇女可见月经后期,量少,甚则经闭;舌鲜红少苔,脉弦细数。
【中医治疗】
滋养肝阴。
(一)内服方药:
(1)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3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枸杞15克、川楝子8克、首乌15克、白芍15克。本方适用于肝阴虚之本证。
(2)补肝汤加味:
当归8克、生地黄20克、川芎8克、白芍20克、木瓜6克、麦冬12克、酸枣仁12克、首乌12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肝阴虑兼肝血不足者。
(3)杞菊地黄丸:
枸杞12克、菊花10央、熟地3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本方适用于肝阴虚兼肾阴不足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2剂。
(二)加减变化:
若胁肋隐痛不止者,基本方(1)加玄胡10克、郁金10克:若阴虚潮热,颧赤盗汗者,加地骨皮10克、白薇15克、青蒿10克;若阴亏甚者,加玉竹15克、花粉20克、石斛15克。若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者,基本方(2)用熟地易生地,加阿胶10克(烊化)、龟板20克、鸡血藤30克。若头痛,眩晕甚者,基本方(3)加龟板20克、黄精15克;若目干畏光,两目昏花,夜盲者,加服明目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10克。若见崩漏,基本方(2)加山药20克、阿胶10克(烊化)、旱莲草20克;若心烦失眠者,加五味子6克、莲子心10克。
(三)饮食疗法: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戒烟洒。宜食银耳、百合、红枣等滋补类食物。
2.食疗方:
(1)山萸肉粥:
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用砂锅煮粥,连食3~5天为1疗程。适用于肝阴虚兼肾阴不足者。
(2)仙人粥:制首乌60克、粳米100克、红枣5枚。先将首乌煮烂,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红枣放入砂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少许红糖,稍煮即食。连服5~7天为1疗程。适用于肝阴虚兼肝血不足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属虚证,常选用生地、沙参、麦冬、枸杞等滋阴药物,大忌辛温之品。
(二)本证常见于各种疾病之中,不同的疾病,肝阴虚证的临床特点是不尽相同的,其遣方用药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月经后期,治宜滋肝调经,当选用熟地、阿胶、麦冬、鸡血藤之类的药物;雀盲,治宜养肝明目,当选用枸杞、菊花、羊肝之类的药物。
(三)临证时要注意整体关系,分清标本缓急。若阴损及阳,以阴虚为本,阳虚为标,治疗仍以滋阴为主,扶阳为辅。肝肾关系十分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其病变常相互影响,治疗时,就注意滋补肾阴。
【针灸】
取三阴交、阴谷、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1~2次,并灸。
【推拿按摩】
在下腹部、脐旁、肋下、腰眼等处反复揉按,每日2~3次, 每次15~20分钟。
【护理】
1.本证属虑证,正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故起居生活要有规律。
2.睡眠要充足,动静要适度。
太阳瘀血营气不敷证(抵当汤证)
少阴兼表证
太阳邪陷脾虚胃实证(桂枝加大黄汤证)
太阳邪陷脾气不和证(桂枝加芍药汤证)
邪热瘀结肌肤证
毒热壅阻肌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