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女,43岁。2016年12月28日初诊。
主诉:产后忧郁1月余。病史:患者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顺产,产后子宫复位尚可。
刻下:产后44d,忧郁,易受惊扰,日间恐惧,怕冷,膝盖冰凉,关节酸胀,心慌,出汗较多,夜间盗汗明显,夜寐较差,不能入睡,恶露未净,时有鲜红,大便偏稀,矢气较多。舌红苔腻、脉弦。
西医诊断:产后抑郁症;
中医诊断:产后郁证。
病机:产后亡血伤津,阴虚气郁,郁而化火,有上热下寒之倾向。
治以清心健脾,疏肝解郁。
予以清心健脾汤合解郁和营汤加减。
处方:钩藤10g,莲子心5g,白芍12g,合欢皮15g,龙齿15g,川续断10g,桂枝10g,浮小麦30g,炒白术12g,茯苓10g,茯神10g,黄连3g,党参15g,炮姜5g,地榆炭10g,鹿衔草10g,酸枣仁15g,7剂。
2017年1月5日二诊:服药后恶露已净,出汗减少,怕冷好转,关节尚可,夜寐仍差,大便2日一行,
但不成形,纳差,忧郁惊扰好转,心慌仍作。舌淡红、苔腻,脉细弦。初诊方去川续断、桂枝、炮姜、地榆炭、鹿衔草,改炒白术为生白术10g,加生黄芪15g、郁金10g、炙远志5g、炒谷麦芽(各)10g,砂仁5g
(后下),7剂。
按:患者因产后阴血不足,心肝失养,气机郁结而忧郁并伴有营卫不和,以致夜寐失眠、汗出颇多、关节酸痛、形体畏寒;肝郁脾虚故大便稀溏;郁而化火则失眠加重;瘀血阻滞故恶露未净。
因此拟方清心健脾汤合解郁和营汤加减以清心火、健脾胃、调营卫。根据夏师心(脑)-肾-子宫轴理论,患者肾阴偏虚,癸水不足,天癸不能涵养心肝,心者离火也,肾者
坎水也,心肾交合,坎离既济,则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今肾阴不足,癸水衰少,不能滋养心之离
火,因而心火上炎,且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而生
诸症。方中钩藤、莲子心、黄连、青龙齿、酸枣仁清心
肝而安神;合欢皮、浮小麦、茯神养心安神,且浮小
麦兼能止汗;炒白术、党参、茯苓、炮姜等健脾益气,
振奋脾胃之阳气,恢复后天生化之源。配伍桂枝、白
芍,一散一敛,一温一凉,散敛解肌,温凉解表以调和
营卫。此外,患者恶露未净,予地榆炭、鹿衔草清热
止血,川续断补肾又止血。二诊时患者恶露已净,去
地榆炭、鹿衔草;怕冷症状好转,去炮姜、川续断、桂
枝;患者大便2日一行,不成形,改炒白术为生白术,
加炒谷麦芽、砂仁健脾助运;夜寐差,故予郁金、炙远
志疏肝解郁、交通心肾;佐以生黄芪益气固表。全方
清上温中,使心肝火降、脾胃健旺、心肾交合,则忧郁
之症得以解除。
更年期综合征验方_孙光荣
更年期综合征验方_孙光荣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刘祖贻
验方_李振华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李辅仁
验方_李今庸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