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躁验方

【组成】白术10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栀子10g,石菖蒲10g,莲子心5g,茯苓15g,龙骨15g,琥珀3g(分2次冲服),淡竹叶12g,天南星3g,甘草3g。

【功效】健脾解郁,豁痰开窍。

【主治】脏躁,证属脾虚肝旺,痰扰清窍者。症见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哭泣无常,头晕失眠,噩梦恐惧,胸闷气短,腹胀纳差,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腻,脉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李老认为,脏躁一病,多见于女性,男性间或有之。往往由于脾不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阻滞气机,肝失条达,最终演变为肝脾失调,痰浊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而出现诸症。此病理机制亦简称曰“土壅木郁”,始于脾,累及肝,伤及心。与传统认识本病的病理演变(始于肝,伤及心脾,累及于肾)相比,同中有异。药物的选择,师古法而不泥古方。这一新的发挥成为李老临证经验之结晶。法随证立,故治以健脾疏肝、豁痰透窍而疾病得除。

【验案】史某,女,42岁,1979年12月15日初诊。自述近1年来,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寐则噩梦频作,记忆力明显减退。长期服用安定等西药,无效。曾在几家医院检查,提示无器质性病变。就诊时,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心烦急躁,哭泣无常,头晕失眠,噩梦恐惧,胸闷气短,腹胀纳差,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腻,脉弦滑。证属{脾虚肝旺,痰扰清窍。治则:健脾解郁,豁痰开窍。处方:白术10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栀子10g、石菖蒲10g,莲子心5g,茯苓15g,龙骨15g,琥珀3g(分两次冲服),淡竹叶12g,胆南星3g、甘草3g。上方共服25剂,烦躁除,能安睡,但时感胃脘隐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弦。原方加川厚朴10g,砂仁6g、广木香6g。服23剂后,除时感心慌外,诸症悉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原方加约归10g、白芍10g、远志10g,酸枣仁15g,服10剂,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疾病疫愈。随访3年,未复发。

〔谢海青.李振华治疗脏躁验案2则[J].四川中医,1992(5):21〕


早泄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精液不液化验方_于增瑞
月经不调验方_于增瑞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