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7岁,2020年9月24日初诊,因“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10年,继发性不孕症8年”就诊。
现病史:患者2010年因“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当地医院行“腹腔镜下左侧卵巢囊肿剥离成形术”,术中探查见:盆腔见膜样粘连,左侧卵巢囊性增大,直径5cm,与周围组织疏松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评分:4分。
2012年结婚,婚后性生活正常,男方精液常规正常,2012年孕50天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术后未避孕一直未再受孕。术后间断于外院门诊诊治,期间均未受孕。
2020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未培育出可移植的囊胚。
月经史:13岁初潮,周期24~26天,经期5天,经量中等,经前乳胀,经色黯淡,经行腹痛,以第2~3天明显,需口服止痛药,伴有腰酸及小腹下坠感。
末次月经:2020年8月26日。
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性激素(月经第3天):E2:162ng/L,T:1.41ng/dL,LH:5.61mIU/mL,FSH:11.26mIU/mL,AMH:0.83ng/ml;血查CA125:正常。B超:子宫腺肌病可能,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刻下:月经周期第30天,月经即将来潮,纳可,寐差,入睡晚,梦多易醒,二便正常,舌偏红,苔薄腻,脉细弦。
病机分析:心肾阳虚,子宫失于温煦,痰脂瘀滞,之所以带下量少,不易孕育,生成痰脂。
西医诊断: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诊断:不孕症(心肾阳虚)。
运用宁心补肾调周理论论治。
患者即将月经来潮,按行经期论治,越鞠二陈汤合痛经汤加减。
处方:制白术10g,苍白术10g,制香附10g,丹参10g,赤芍10g,广木香9g,玄胡12g,全蝎6g,肉桂5g,茯苓神各10g,合欢皮10g,钩藤10g,五灵脂10g,益母草15g,炒川断10g,泽兰叶10g。
5剂。
经后期以清心和胃汤。处方:钩藤10g,莲子心5g,炒丹皮10g,青龙齿10g,合欢皮10g,炒枣仁30g,茯苓神各10g,太子参15g,生白术10g,炒白术10g,广木香6g,广陈皮6g,佛手5g,甘松6g,灵芝粉6g,琥珀粉3g,炒川断10g。10剂。
2020年10月08日二诊:lmp:09.24。刻下:月经周期第15
天,BBT未上升,白带偏少,未见明显锦丝带下,纳可,夜寐一般,
大便溏泻,入睡困难,睡眠浅,醒后难再入睡,舌质淡,苔薄腻,脉
细弦。患者现基础体温单相,仍处于经后期,治法:清心健脾汤
汤,稍佐助阳之品。处方:钩藤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青龙
齿10g,茯苓神10g,炒枣仁30g,党参15g,生炒白术12g,炒淮山
药10g,广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炒扁豆10g,莲子肉10g,炒
川断10g,巴戟天6g,炒丹皮10g,灵芝粉6g,琥珀粉3g。5剂。经
间期论治,补天五子种玉丹为主,再入调理心脾之品。处方:丹参
10g,赤白芍10g,巴戟天9g,炒川断10g,炙鳖甲10g,巴戟天12g,
紫石英10g,鹿角片6g,钩藤10g,莲子心5g,合欢皮10g,炒枣仁
30g,灵芝粉6g,生炒白术12g,广木香6g,广陈皮6g,琥珀粉3g,
制苍术10g。10剂。
2020年10月23日三诊:lmp:10.19。刻下:月经周期第5
天,量中,暗红,痛经明显好转,腹痛不显,纳可,夜寐安,大便偏
稀,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濡。经后期论治:清心健脾汤。钩藤
10g,莲子心5g,炒丹皮10g,青龙齿10g,合欢皮10g,茯苓神各
10g,炒酸枣仁30g,党参15g,生炒白术12g,广木香6g,广陈皮6g,
砂仁3g,川断10g,灵芝粉6g,炒淮山药10g,莲子肉10g,黄芪
15g。9剂。
2020年11月13日四诊:lmp:11.10。刻下:正值经期,量中
偏多,色暗红,纳可,夜寐安,大便不稀,矢气做胀,易疲劳,舌淡,
苔薄腻,脉细弦。治法;经后期,归芍地黄汤+香砂六君。处方:
丹参10g,白芍10g,炒淮山药10g,山萸肉9g,炒川断10g,炙龟板
10g,熟怀牛膝10g,莲子心5g,茯苓神10g,太子参15g,生白术
12g,广木香6g,广陈皮6g,灵芝粉6g,琥珀粉3g,砂仁3g,左牡蛎
15g。9剂。
2020年12月11日五诊:lmp:11.10。刻下:停经32天,无阴
道流血,无腹痛,腰酸不显,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
辅助检查:怀孕三项:E2:12.09ng/dl,HCG:90.11mIu/ml,P:
31.39ng/dl。治法:健脾补肾,理气安胎。处方:太子参15g,生炒
白术12g,炒淮山药10g,广陈皮6g,广木香6g,杜仲10g,寄生
10g,菟丝子10g,巴戟天10g,鹿角霜10g,砂仁5g,茯苓神各10g,
灵芝粉6g,蚕茧壳7枚。10剂。后一直予以补肾安胎,清心和胃
论治,患者症情稳定。
病案解析:该患者宿有癥瘕,病程日久,瘀结于胞宫,久病入
络,胞络瘀阻,胞宫失于温煦,则经期腹痛,痛甚难忍,胞宫寒冷,
因而不孕,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依据四诊所见,患者平素畏寒怕
冷,腰腹部冷,经期腹痛,经色暗淡,肾阳虚于下;加之久而未孕,
心绪不宁,烦躁易怒,夜不得寐,心火炎于上,属上热下寒之错综复杂病症,治当灵活运用补肾调周理论。患者初诊之时正值经
期,经行不畅,小腹冷痛,拘紧不舒,焦虑不安,因而因势利导,治
以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辅以宁心安神,方以内异止痛汤加减。药
用丹参、赤芍、五灵脂、泽兰叶、益母草化瘀,促进瘀浊顺利排
泄;玄胡、全蝎解痉止痛;茯苓、茯神、合欢皮及钩藤之品宁心安
神,心静则痛缓。正如《黄帝内经》所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夏老认为,痛症与心之关系密切。方中肉桂,此药可补火助阳,散
寒止痛,温经通脉,用之甚妙。二诊时患者进入经后期,阴长缓
慢,治以归芍地黄汤加减,少佐助阳之品,如川断,寓阴中求阳之
意。三诊时患者基础体温开始上升,进入经间期,但高温相处于
较低水平,锦丝带下量少,提示阳长不足,加之大便溏泻,脾阳亦
不足,治以补肾助阳,清心健脾。方选温肾健脾汤,方中川断、巴
戟天、紫石英、菟丝子温肾助阳,亦有火中暖土之功;党参、白术、
山药、茯苓健脾助阳;钩藤、莲子心、酸枣仁宁心安神;再入琥珀
粉,此药入心肝经,既有镇静安神之功,又可活血散瘀。四诊时处
于经前期,此期需补肾助阳,以达重阳水平,利于行经期重阳转
阴,方中选用补肾助阳之品,如川断、巴戟天、肉桂、鹿角片,助力
活血化瘀,控制疼痛。紫石英,填下焦,走肾及心包络,具有温肾
暖宫之效。按此调治2个月经周期,患者即顺利受孕,实属不易,
后B超提示宫内妊娠,见胎心搏动。
围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陈可冀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周仲瑛
月经稀发验方_段富津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段富津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段富津
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_班秀文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