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方

【组成】柴胡5g,赤芍10g,香附10g,夏枯草10g,牡丹皮10g,丹参10g,栀子10g,石斛10g,炒枳实12g,瓜蒌15g,桃仁10g,大黄5g,玄参10g,生地黄12g,桑寄生15g,炒酸枣仁20g,知母10g,苦丁茶10g,白蒺藜10g,枸杞子10g,菊花10g。

【功效】滋阴降火,解郁安神,散瘀通络。

【主治】绝经期综合征,证属水亏木旺、肝郁化火、瘀热阻滞者。症见乳房胀痛,心悸目眩,烘热口干,.恶心欲吐,矢气多,腹胀,寐差,大便干,舌质暗苔黄,脉细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周老认为,水亏木旺,肝郁化火,故出现乳房胀痛,心悸目眩,烘热口干,寐差,大便干;肝郁乘脾土,故恶心欲吐,矢气多,腹胀;舌质暗苔黄,脉细滑均为瘀热阻滞之象。故本方证病位在肝、脾、肾,病性为虚实夹杂证,治宜滋阴降火,解郁安神,散瘀通络。方用桃仁、大黄、赤芍、牡丹皮、丹参、生地黄、栀子、玄参等清热凉血,散疲通络;炒枳实、瓜蒌助其通腑气;柴胡、香附、夏枯草、苦丁茶、菊花等疏肝郁,清肝火;石斛、桑寄生、白蒺藜、枸杞子、炒酸枣仁、知母等滋阴清热安神。

【验案】归某,女,48岁,2004年10月20日初诊。近两个月来乳房胀痛,心悸目眩,恶心欲吐,矢气多,腹胀,腰酸,略有烘热,口时干,大便每二三日一行,寐差,舌苔黄,质暗,脉细滑。辨为水亏木旺,肝郁化火,瘀热阻滞。处方:醋柴胡5g,赤芍10g,制香附10g,夏枯草10g,牡丹皮10g,丹参10g,焦栀子10g,石斛10g,炒枳实12g,瓜蒌15g,桃仁10g,熟大黄5g,玄参10g,生地黄12g,桑寄生15g,炒酸枣仁20g,知母10g,苦丁茶10g,蒺藜10g,枸杞子10g,菊花10g。

12月1日二诊:烘热、出汗仍难缓解,大便已畅,睡眠改善。

周身酸楚不舒,月经已2个月未潮,右下腹隐痛,苔黄,质淡红,脉细弦。药用原方加功劳叶10g,红花6g,川芎10g。

12月29日三诊:近来右下腹时痛,连及右腰肾区,排尿正常,烘热、汗出好转,夜晚口干,腹胀发作已少,苔薄黄、质暗红,脉细弦。药用原方加姜黄10g,续断15g,土鳖虫5g,冬瓜子10g。

2005年8月4日四诊:烘热、出汗明显减少,手心热轻,大便通畅,目花症状已好转,口不干,寐可,舌苔黄腻,质暗,脉细弦。处方:醋柴胡5g,炙甘草3g,制香附10g,夏枯草10g,炒枳实10g,炒白芍10g,功劳叶10g,地骨皮10g,百合12g,玄参10g,牡丹皮10g,焦栀子10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知母10g,石斛6g,桑寄生15g。

如此治疗,随访至2005年9月28日,患者诉烘热、出汗、心慌、目花、腰酸等症状均平稳未发。患者乳房胀痛,便秘,面有烘热,汗多,失眠,腰酸等,皆属水亏木旺,肝郁化火,瘀热阻滞,方选桃核承气汤加减,药后即见症状缓解,又根据情况先后酌加功劳叶、墨旱莲滋阴清热,红花、川芎、姜黄、土鱉虫等活血通经止痛,续断补肾壮腰。经治1年余,更年期诸症得以治愈。

〔叶放,徐吉敏,周学平.周仲瑛从疼热辞治妇科杂症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12):999-10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卢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验方_卢芳
肝炎验方_杨春波
肝癌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验方_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验方_李佃贵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