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

【功效分类】

平肝熄风

【中药毒性】

有小毒

【性味归经】

性味:白蒺藜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经。

【功效主治】

功效:中药白蒺藜有平抑肝阳,疏肝解郁,明目,祛风止痒。

主治:用于头痛 眩晕,胸肋疼痛,乳汁不通,目赤多泪,风疹瘙痒。

【用法参考】

1、中药 刺蒺藜有平抑肝阳作用。用于肝阳上亢,头痛 眩晕,常与 钩藤珍珠母、 菊花等同用。

2、中药 刺蒺藜辛散苦泄,有疏肝解郁之功。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可与 柴胡白芍枳壳等同用。用于产后肝气郁滞,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可与 青皮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同用。

3、中药 刺蒺藜味辛能散,能疏散肝经风热,有明目之功。用于风热上犯之目赤多泪,常与 菊花决明子蔓荆子等同用,

4、中药 刺蒺藜能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常与 蝉蜕荆芥防风等同用。

【使用注意】

气弱血虚者及孕妇慎服白蒺藜。蒺藜含有毒的亚硝酸钾,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发生窒息。

【用量参考】

用量:6-10克。


八角枫
两面针
山慈菇
蟾酥
马钱子
黄药子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