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某,男,47岁,2005年8月5日初诊。自诉慢性肾小球肾炎1年余。
刻下症见颜面、下肢浮肿,体乏无力,腰膝酸软,口渴、纳差,双侧肾区有轻微叩击痛,
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弦。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1~2),潜血(++)。
处方:熟地黄20g,生山药20g,山茱萸20g,党参20g,炒白术15g,黄芪20g,怀牛膝8g,丹参20g,泽泻20g,车前子20g,猪苓20,茯苓20g,补骨脂20g,益母草20g。
6剂,水煎服,日1剂。
另服生水蛭粉5g(早、晚冲服)。
二诊(2005年8月11日):6剂后诸症大减,再以上方为基础,连续随证调服汤药30剂,诸症悉除,病愈,尿检正常。
按:
本例患者脾肾两虚,水液不归正化,泛溢肌肤,则见颜面、下肢浮肿;脾胃虚弱,中焦运化无力,则见纳差,体乏无力;肾虚精亏,骨骼失养,则见腰膝酸软,双肾区轻微叩击痛;精微不固则见蛋白尿;湿热瘀血互阻损伤脉络,血溢脉外随尿而出,则血尿生成;阴虚津伤,则见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弦均为气阴两虚之征。治宜利水祛瘀,益肺脾之气,滋肾之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健脾补肾,益气固摄,加用白术、怀牛膝培补脾肾,利尿通淋;补骨脂补肾固精;丹参、益母草益气活血化瘀,车前子、猪苓利水
渗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利水祛瘀之功,标本同治,邪去正安。
小结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内科常见的一类治疗棘手、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周信有教授提纲挈领,以正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强调扶正、利湿、祛瘀三法并重,气、血、水同治,独出机杼,将本病分为肺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湿浊内蕴五大证型,针对五证,立法切机,创立五方,加减化裁,药简功著,其效非凡。
黄疸验方_李今庸
黄疸验方_李今庸
黄疸验方_李今庸
黄疸验方_李今庸
黄疸验方_洪广祥
黄疸验方_洪广祥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